第452章 悲催的国家(2 / 3)
要说朝鲜自嗨的尿性与“我大清”实在是如一丘之貉,有道是不作死便不会死,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我大清”虽然被张力吊打,那尼玛还能被棒子反了天去?
黄台吉招来了前次奉旨出使朝鲜国的英俄尔岱和马福塔两人,令他们把当时的情形和朝鲜的现况再作了一次报告,让群臣对朝鲜的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以对征讨朝鲜的决策产生共鸣。一时间,“我大清”的王公大臣个个义愤填膺。誓要生死活剥了朝鲜国王才肯罢休。
实际上,黄台吉征伐朝鲜还有更深一层的想法,并不是外交受辱便要兴兵进攻--若是外交上打打嘴仗便决定武力进攻的话,那也太LOW了。
这些年“我大清”从明国劫掠而来的人口增加得太快。原本辽东土地就不太适合耕种,我大清那几乎年年比要饭的强不了多少,全靠劫掠而来的金山银海找晋商买粮食。可是在团山军的打击下,晋商通往沈阳的商路比之前艰难了不少。这并不难理解,在古代粮食的长途运输损耗是非常巨大的,晋商现在只能绕道科而沁蒙古前来沈阳。注定了携带的粮食比以往少了很多,而且价格还嗷嗷贵。
以前靠抢劫还能勉力维持,但是现在团山军在辽东强势崛起,我大清想要抢一把估摸着也不容易了……别到时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明国抢来财货,却被团山军“截胡”,那他娘的就太划不来了。
还是那句老话,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生意可没人做!
形势逼迫之下,黄台吉必须找到一劳永逸解决粮食危机的办法来才行。他和范文程等人商量过无数次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解决“我大清”粮食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征服朝鲜,令其年年进贡。
所以,悲催的朝鲜再一次躺枪了……
朝鲜国数百年来以农立国,除了在万历十九年到万历二十六年间曾经遭受倭国的丰臣秀吉大军入侵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战事。农业年年丰收,积谷满仓,是最好的讹诈对象--啊,不,进贡对象,没有之一。
最最重要的是,若是一百分满分的话,明国边军的战斗力在我大清看来是属于“战五渣”了,战斗力为五嘛!可是朝鲜国的军队,战斗力只有零点一,可以忽略不计……
远交近攻“我大清”向来是不屑为之,不过先弱后强这尼玛是必须懂的,先捏爆最弱的那蕞尔小国再说其他。到时候积蓄了实力,才能说到与团山军决一死战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