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赏、罚、祭、取名(2 / 4)
此人晕厥之后一刀给斩了,算是进一步给了众人一个标尺。
进者有赏,退者有罚,号令必尊,刑法有度。
给了众人引以为鉴的坏榜样,还需要一个积极地榜样,那就是逝者,那些战斗而亡的人。
此次一共战死十二人,三人为二班士兵,二个是临时小班,七个是俘虏营的土匪。
为次杨东方将十二人全部放在一起开了一场追悼会,介绍他们的过去,铭记他们的功劳,当众宣布会把奖赏的钱银送到这些人家族至亲之手。
“鸣枪!敬礼!”
“砰砰砰砰砰。。!”
同时又为他们刻碑立墓,葬于后山,全寨所有人肃穆礼葬,不过埋葬之时却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二班三人的墓碑上写有他们是三班的战士。
而九个土匪则写上是敢死勇士,并非军职,以示区别但与以尊重。
中国人向来死者为大,不管死前有多大仇恨,做过什么事,一切尘归尘,土归土,不与追究计较,讲究一个入土为安,灵魂得到解脱。
所以从这一方面,不管是他自己的部下,还是俘虏营都获得一至的肯定,这是一个做事讲究的人,有规矩。
逝者已逝,生者当强,伤者更需照料,好生调理。
这个时代的伤员可不像后世那么重视,擦破点皮就要打两针破伤风,然后挂点滴,灌消炎药,吃点抗生素,还禁忌活动沾水什么的。
这时代除了军官,一般的士兵受伤了,就是简单的上点一般的草药,包扎起来,抬开一放,自身自灭。
“伤员的事不能在像以前那样放任不管,必需要让他们早点康复起来。”杨东方摇头否定,眉目皱了起来,他知道这个时代,大多受伤的人都是听天由命,受伤之后伤口感染,最后轻伤发炎变重伤,重伤加重见阎王。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一句话最能体现对将才的渴望,也同时能体现对士兵的漠视。二者的差别待遇可谓是深入人心。
但杨东方的思想却恰恰相反,他对伤员格外上心,这些伤员都是老兵,只要没有留下后遗症,很快就能上战场,并且成为中坚力量,尤其是他现阶段对老战士的渴求,可比来个大牛名将更迫切。
所以他要把伤员放在回寨之后的第一件要事来处理,一切马虎不得。
见二人脸色担忧犯难,杨东方道:“不行就绑几个朗中上山,就是强抢,也要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