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长孙无忌巧言拥李治(2 / 5)
李世民端坐在龙案前,反复权衡了许久,向身边的执事太监道:“速召长孙无忌入宫见朕!”
“遵旨!”太监领命,退下去了。
没过多久,长孙无忌便应召入宫,来到殿前。
李世民开‘门’见山,“辅机,关于立储的事,朕思虑良久,觉得还是应该立恪儿为储。”
“皇上……”
“诶,你不要急于反驳,听朕把话说完,如今咱们大唐虽大体上还算太平,可周边强敌环伺,很多边地尚未安定,人心未附,而朝中又有不少勋贵悍将,朕在位时,他们忌惮朕的威严,不敢造次,可朕百年之后,后世之君若没有足够的魄力和威信,只怕会招致一些人的觊觎。
朕思来想去,治儿年纪太小,心‘性’柔弱,遇事优柔寡断,总是依赖他人,恐难以担此重任,而恪儿能礼贤下士,行事果敢,这点跟朕很像,将来若把基业‘交’到他手,朕也能更放心一些。
辅机,你是朕的肱股之臣、朝廷的栋梁,朕召你来,就是想问问你的态度,若你能答应朕,从此后捐弃前嫌,忠君体国,尽心辅佐恪儿,朕也就安心了,现在就下旨让恪儿入主东宫!”
长孙无忌慌忙双膝跪倒,“皇上,臣绝不赞成立吴王为储,如果皇上执意而为,臣乞告老还乡!”
“辅机,这却是为何?难道只是因为恪儿不是你的亲外甥吗?”
“皇上,臣并非为自己考虑,晋王殿下是皇上的嫡子,立他为太子才是合乎礼法,顺应人心哪!再者,晋王虽年幼,但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并不乏国君少年登基,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明君的先例,晋王虽未必有皇上那般雄才伟略,可他宽厚仁德,不尚浮华,做事勤勉,做一个守成之君足够了!”
“可是,明明恪儿更加出‘色’,朕虽平素并不偏爱他,但朕知道,朕的诸子中,他才是最为贤明的,朕总要为后世的江山社稷着想啊!”
“皇上!立吴王为储名不正言不顺,您想过没有,晋王并未犯错,就被无故僭越,以后他该如何自处?如今李承乾和李泰相继遭到贬黜,故去的皇后娘娘就只剩下晋王这一个骨血了,您难道就一点都不珍惜吗?更重要的是,将来吴王即位以后,等待他们三个的又会是什么?他们还能安然无恙地活下来吗?”
“不会的,恪儿不会对自己的兄弟动手的!”
“怎么不会?别忘了,吴王是庶子登基,面对着三个嫡子,他怎能不心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