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2 / 4)
么问题,只要明面上不出错就好了。
这种“仁”之下,地方上的人就动了歪脑筋了:上头既然只看表面,那私底下捞钱、把自家的亲眷安插到官府就不怕被发现。一时之间,全国各郡县不知道安插了多少小官小吏。
赵府大老爷,赵飞翔,就是瞅准了这个机会,成功给平阴县县令送了五百两银子,换了一个廷掾的差事。
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切都在老皇帝驾崩新帝继位后,发生了变化。
建阳帝是个讲究实效的皇帝,他不在乎用什么思想去统治国家,他要的是能看到发展,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
在某次朝政商讨攻打匈奴时,大司农和少府卿报上来的数字让他勃然大怒:不仅全国田赋收入大大降低,就连盐税、酒税这些供皇家开销的收入,也少了一大截!
他下令彻查,这才发现不少郡县官吏阳奉阴违,中饱私囊。而郭仁儒作为刺史大夫,首当其冲被问责,被建阳帝派来了泰州郡当太守。
新的刺史大夫随即上位,正是郭仁儒曾经的下属,部刺史——陈士忠。
陈士忠立即大刀阔斧地换了一批部刺史,并且下了命令,限定要在各郡县揪出几个民事不察、政事不清的反面典型来!
所以这刺史要来,赵府能不急吗?大老爷的官就是捐来的,万一被查到了,赵家该怎么办!
老太太王氏急得两宿没睡,不仅仅是因为部刺史要来,还是因为赵飞翔的妻子宛氏天天来她这哭。
“娘!你说我们大房怎么就这么苦啊!老爷他好不容易得了这个官差,现在就可能要被抓走了!我这身子又一直调养不好,到现在还没能给大房留个血脉,老爷要是被抓了,我们大房该怎么办啊!!”宛氏虽然抹着眼泪,但并没有太过失态。
能怎么办?这么着急,之前也没见你抬个丫鬟当通房,给大房留后啊?王氏撇撇嘴,对这个善妒的儿媳诸多不满。
要不是因为她老爹在县府当个主簿,能和县太爷搭上话,当时说什么她也不会让这个庶女进门的。还好最终靠她爹,成功搭上了县太爷的关系,让大儿子赵飞翔得了个官职,不然啊,不知道养了这个下不了蛋的鸡有何用!
王氏此刻也着急上火,问她:“昨天让你回娘家,你问亲家公了吗?到底来泰州郡的部刺史是谁?好不好说话?什么时候来泰州郡?”
宛氏还不紧不慢地擦着眼泪,幽幽地回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