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缘法(二)(3 / 6)
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虽然从父亲的风湿病上见证了这传承的不同凡响,但是他也不敢保证就能医好印生大师的病。
印生大师笑着点了点头:“那就辛苦了。”印生大师很自然的伸出了左手。
既然话已出口,华天宇就算是想反悔也来不及了,硬着头皮搭上印生的腕脉。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这脉诊是最常见的诊病方法,也是考究一名中医是否有些斤两的方法之一。《抱朴子.外篇》中葛洪总结了扁鹊与仓公的脉诊之术,这两人一个是脉诊的始祖,一个将脉诊发扬光大,都是不世出的奇人。
葛洪将脉诊归纳为32种,比他们学校教习的24种多出了8种,华天宇通过这段时间的对《抱朴子》的学习,也算是初窥门径,为人看病这脉诊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通过脉诊判断出病人体内的真实状况。
其实就算是不用诊脉,华天宇也知道印生大师得了什么病,他在后院帮明净筛选药物的时候就已经通过那些药物大概判断出印生大师生了什么病,只不过是想通过这脉诊进一步确定,也进而验证一下《抱朴子》上的医术。
只诊了片刻,华天宇就收回了手,他对印生道:“大师,您这是飧泄,西医将这种病叫做慢性肠胃炎,您这病是脾胃虚弱,肝气郁结引起的肠胃综合症,很难治愈,尤其是像您这样的年纪,脾胃功能下降,更是不好调节。”
印生说道:“这是老毛病了,老纳12岁入释门,那时还没有解放,经常食不果腹,这病因都是那时做下的,只是近几年,年纪大了,这老毛病又犯了。”
明净在一旁焦急的说道:“华施主,师傅每天夜里腹痛、喛气,时有恶心、呕吐,苦不堪言,虽多方诊治,也未能痊愈,请华施主慈悲,解家师之痛。”
“明净师父,我只能尽力,可不敢保证就一定能治好大师的病,请明净师父将大师过去诊病的病案拿过来给我看一下。”
华天宇说的到是实情,印生这种病,是因为年老体虚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在西医里就是很严重的慢性胃肠炎,无论是中医、西医,治疗这种病效果都不能立杆见影,而且时常复发,稍有不甚,吃的食物不适,或者寒凉,都能促使病人发病。
这病发作的时候,恶心,呕吐,吃的东西不消化,食物在肠腹之中走过,根本不曾消化,脾胃根本不正常运转。
如果把人体比做一辆车,那么脾胃就相当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