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老领导接风(2 / 3)
锻炼人啊!
我们一百多家大型央企,一个个都是庞然大物。看看世界企业五百强排行榜,我们的国企占了相当一部分,好像很有面子!再看看我们这些上榜企业的创新和盈利能力,简直让人汗颜啊!
国外企业拼的是创新和管理,我们的国企却依靠资源消耗与垄断求生存。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把市场完全放开,我们的国企有几家能够生存下来?
中央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正大力加强国资委领导班子的配备,争取在最短的十年内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制,让我们的国企发展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
韩秦当然清楚,李志华说的都是实情。在数量庞大的中央企业当中,不乏已经完成现代企业改制的领头羊,但众多企业还是政企不分,创新能力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领导人骄奢铺展,影响非常恶劣。如果剥去这些企业身上的政府光环,完全打破垄断,让这些企业自己去闯市场,大部分都要被淘汰。
一百多家大型国企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不会打破行业垄断,让这些企业到市场上去拼杀求生存,只能对他们进行保守疗法,增强他们的内部活力。
见韩秦点头不语,李志华郑重地说道:“小韩,你是周天阳教授的高材生,管理学博士。把你调到国资委任职,可以说是人尽其才啊!我刚刚抓全面工作,对于国企系统了解不多,里面也没有可以倚重的人员……你应该能够明白我的意思,你肩上的胆子很重。
小韩,说说你的看法,我们国企弊端的根源在哪里?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国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
韩秦淡然笑道:“总理,关于国企的弊端,大家都看的非常清楚,没有什么新颖理论。现在制约国企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目前的国企领导人,还是家长制任命。他们是政府官僚,而不是职业经理人。
对于这一点,大家都看的非常清楚。然而,从国资委成立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有关部门一直在试图突破这个瓶颈。改革措施用了不少,收效却微乎其微,真正改造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
如果我们反思一下,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的国企面上看是一个企业,其本质还是在沿用党政部门的管理模式。因为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一朝一夕难以取得实质突破,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决心和毅力。
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