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元宵夜宴(3 / 4)
黛玉见状,难得起了兴致,主动提议要做灯谜来猜,宁珊笑允,黛玉当即便做了一首绝佳的五言诗,众人都猜不到,唯有宁珊想了一会儿说出答案来,黛玉笑着给他敬了一杯酒,更难得的是自己还陪了一杯。
贾赦也凑热闹,做了一首打油诗,人人一听就知道谜底,但为了维护他的面子都假装猜错,让贾赦好一番得意,最后还是不懂委婉的惜春见哥哥姐姐们连这么简单的谜面都猜不对,急的跺脚插口说了才终结了贾赦的莫名自豪。期间,宁珊对自己钦点的戏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半揽着璎华给她讲解《西厢记》的内容,贾琏认真旁听,都婉转避开了贾赦的得瑟。
随后众人一一作了谜面,多是些符合节气时令或者吉祥如意的东西,有的好猜,有的颇费脑筋,一晚上算下来,贾赦和黛玉猜的最多,竟然齐平,宁珊偷偷对璎华道:“幸亏咱们没去掺合,不然为了让傻爹跟玉儿并驾齐驱,不知道要费多少脑子呢。”一个不留神,把对贾赦的“爱称”秃噜出来,璎华暗自发笑,急忙假装用帕子擦嘴,憋回去了。
黛玉才高是尽人皆知的,贾赦胡抢了一晚上发言权,不料竟然和黛玉平齐,顿时高兴的忘乎所以,迎春拉着他衣袖催道:“父皇,你没给妹妹赏呢。”贾赦随口道:“我也是状元,谁给我了?”宁珊扭头假装没听见,这个“状元”水分太大,真赏了他绝对会对不起恩科选拔的三鼎甲。
独孤皇朝初建,大赦天下和大开恩科是两项必备的活动,去年秋天前该赦的人都赦了,该考试的也都进了考房了,如今过完年,也该准备春闱和殿试了。
殿试的题目宁珊早已想好了,就以秋天那场战争为引子,视察各地学子的看法,他希望能找出一个或者几个和自己有相同观念——即开放两地贸易,削弱蛮族侵犯念想——的学子,然后以此为开端,实现自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理想。不过春闱该怎么考,他就全权推给三师并吏部去决定了。
一般春闱都是翰林院的大学士们主管,吏部还是第一次插手科举,各个都很与有荣焉,无比卖力。考题很快就拟好呈了上来,三套试卷恭请陛下阅览,宁珊看完后略有些失望,他授意吏部出题是希望他们可以把官员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并以此为基础,开发适当的官员选举标准,但是吏部初次接手科举,小心谨慎太过,只是生硬的模仿了过去翰林院的做法,出的题也没超出八股的范畴,更有若干颂圣之意,偶有别出心裁的也不过是以文武地位高下为题,但在宁珊看来,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