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1)(3 / 6)
年匆匆离去,人群立马炸开了锅,他们这才看出这两首诗词是在搞事情啊!
一首夸赞文人清贵以笔为刀,忠肝义胆,愿以身躯报效家国;另一首却赞扬军士勋贵挥斥方遒,为了守护家国至死不休。
这还写着要“评诗”?这不仅要评出孰优孰劣,还要在清贵与勋贵之间,打其中一方的脸,真是太胆大妄为。
有些地位的人立马就要撕这两首诗词,邀月楼的银豆儿不干了,手一指,太师大印在角落盖着呢。
来来来,哪个嫌命长了只管撕了去,说不定能变成自己的遗物呢~
消息一传开,人们就不能忍了,明知是坑,咬着牙也要跳,暗暗就较上劲儿了。
首先到这儿是国子监的一干“愤青们”,先是义愤填膺地使用各种骂人不吐脏字的高超水平将此法一顿臭骂,然后又三言两语赞赏了诗作的字字珠玑,雄浑奔放,最后心满意足的捐了钱,挽着小手,皆大欢喜离去。
接着就有各方清流捐钱过来,不为别的,打定主意要为文人们争一份面子。
京中的军士们也坐不住了,不能让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酸腐书生给比下去啊,于是义无反顾地跳下坑来。
一时之间邀月楼门前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而且画风清奇~
每个人骂骂咧咧地来,挥一挥衣袖,扔下几锭金银或是几张银票,带着一脸神圣与光荣而走。
作为“罪魁祸首”的董漾辰,与黛玉,顾泽,林朗,老狐狸,陈敬廷在二楼雅间大快朵颐。
需要提一下的是,当初承暄说要给董漾辰派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顾泽,要说这是缘分,漾辰更愿意呵呵哒~
这时黛玉给朗哥儿夹了菜,顺手给顾泽也夹了一筷子,有些兴奋地说:“做的不错,大功臣!”
顾泽的脸有些微红,低着头吃饭,不做声,心中有些暗喜。
那第一个捐钱的少年正是他。
吃的差不多的太师陈敬廷也颔首,道:“做的不错,这个主意也不错。”
董漾辰心想,那是!千万不要低估古人爱面子的程度,也不要低估古人爱国的情怀,一旦被激发那都是像熊熊大火一样会燃烧的。
没等她嘚瑟一下,陈敬廷又道:“就是有些太莽撞,若不是有礼亲王压着,这会儿邀月楼该被人砸了。”
虽然这群孩子够聪明,打了太师的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