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遁入人海(3 / 7)
的玩意了,他拉拉同伴,指着地上几个铸铁的模具,那位戴着手套,轻轻拿到手里,拧着四颗螺母,两个半长圆形的沟槽,他看看屋里的氧乙炔、地上的金属渣,又目测着模型的长度,然后瞠目结舌道:“我滴娘嘞,这是自己做七点六二MM口径的弹头?”
“怪不得这么大阵势。”另一位道:“这里应该是实验室,实验成功后可能才放到盐店镇量产……这特么是个天才啊,要是自己能车出来膛线击锤,我们弹道检测就瞎了。”
“东西太多了,人手不够,请示一下,多派几组来。”开始检测的一位提议了,越是这种地方越不敢掉以轻心,排爆的要先上,还指不定这个天才藏着更危险的玩意。
画面回传,情况即时上报,这个制造武器的地下实验室,足够把市局震惊到倾巢出动了,排爆和检测人员,一古脑全拉过来了……
……
……
凫凫的轻烟飘起来了,烟起的下方,大兵仰着头,无聊地吐着烟泡,明显技艺不精湛,吐的不是圈,而是一坨,又一个烟头扔到地上时,他一倾身,盯着电脑屏幕。
羊脑巷34号的发现足够多了,电动的、手工的精密测量的、热熔的、切割的,说是一个实验室毫不为过,实在是让大兵和张如鹏这两位内行人叹为观止,两人不时地相视凛然,知道那些工具能做出什么东西来,这个人的手艺,恐怕要堪比特训出来的武器专家。
对,只高不低,武器专家顶多知道拆解、射程、性能、维护和保养等等参数,可这位就不止了解了,他是基于实用的角度自己制作,那个领域恐怕就警察也无缘窥到。
“他妈的这狗日的,怎么学会的?”张如鹏好奇问了句。
大兵想想道着:“有些天才是逼出来的,天才的本事也是逼出来的,咱们的教科书里,有撬保险柜的盗窃案例,很多厂家改进的设计,不是咱们提供的意见,而是贼给他们的教训……这个人应该也是这样,枪支算不上高科技玩意,如果心灵手巧的话,还真问题不大,我刚来看到弩的时候,就觉得很牛,仿制的太精制了,还有小口径步,他能把转轮改装到小口径步上,一次能装六发子弹,在市场上,一支卖到一万六。”
“高手在民间啊,想想我以前,真是坐井观天了。”张如鹏难得地谦虚了一句。
大兵笑笑,拍拍教官的肩膀,顺手又抽了一支烟,这支烟没点上,纪震总队长推门进来了,他且走且道着:“看最新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