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拳道之争(2 / 6)
“坎居正北,离位正南,震在正东,兑在正西。此八卦之四正也。”
李天熙点点头,“再请问,董师祖曾言,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无其心,心空也,身无其身,身空也!这句话如何解?”
董兆丰拳理精深,传授虎丘技艺虽时日短暂却从未刻意有所保留,这拳法至深的道理他也曾对虎丘详细解说过。
李虎丘道:“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虽空乃至实至诚,忽然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打他,随对手意而应之。拳经说:‘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即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技艺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时击之。”
李天熙又问道:“形意八卦门中有内外之法,先生可知其中其中诀窍?”
这是形意八卦门中拳理精髓,涉及到刚柔变化,阴阳互济,董兆丰当年传授技艺时,虎丘境界尚浅,还领悟不了这门中顶尖诀窍,故此这句话虎丘也是第一次听说。但他现在已是独创心之神道,开天辟地的大宗师。虽然体术修行不过绝顶境界,但若论对于武道的理解,甚至已在董兆丰之上。遂道:“练拳者,是效法天地化育万物之道,此理存之于内而为德,用之于外而为道,又内劲者,内为天德;外法者,外为王道;譬如一物之性能刚柔曲直、纵横变化、灵活巧妙,人有所不能及,因此,练拳术者,是格物而知其性能并得之于心,能尽物之性,可内亦可外,内外如一,才能尽己之刚柔变化。”
这番道理一出口,李天熙面色便是一变!
李虎丘所言皆是拳道至理,涵盖了形意八卦之拳道的究极理论,却又与前辈老师们传下的道理皆不同。李天熙的武道境界不是最顶尖的,但他拳理精深,嘴皮子上的功夫却是海外形意八卦总会当中最高的。
李天熙面色数度变化,沉吟良久,终于点头赞道:“李先生对拳法的理解已至大道之境,令老朽钦佩不已,但不知先生对实战技法又作何高论?”
李虎丘道:“练拳至出拳无意随心而走的境界,不动则已,动辄惊人,起如钢矬,落如钩杆,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打人就像走路,看人好比蒿草,遇敌便有必胜心,当刚则刚,当柔则柔,起落进退变化,皆可因敌而用,譬如练蛇形,蛇有拔草之精,至于蛇之盘旋曲伸,刚柔灵妙等式,皆伊之性能,常蛇阵式,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道应,击其中则道尾皆应。”虎丘说到这里,回首看一眼尚楠,续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