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慈善教育(4 / 5)
做好事”联系不到一起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认识问题上的差距。
“在去年,我们集团在内地总共投资建设【希望小学】一百三十六间,主要集中在一些偏远山区,不过依照当前的条件来看,我们也只能帮助一部分适龄儿童完成目前的学习,至于日后,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学生的家庭状况来决定的。另外,在部分地区,我们还兴建了大概三十间包涵小学、初中、高中一体的低收费的公益学校。当然,相比内地的所谓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学校,我们的象征性的收费可以忽略不计了。”
负责内地公益学校建设的杨宇说到这里,赵文凯不由得想到现在某些地方教育乱收学杂费的现象。毕竟在国家宣布“义务教育”的同时,总是有人钻政策法规的空子。
这一点是另赵文凯最深恶痛绝的。只不过此时自己的能力有限,能做到的也只有这样,随着日后集团在公益学校的投资力度加大,还有政府教育部门的审批尺度放宽,相信带有【华夏】字样的,师资力量雄厚,设施完善的公益学校会成为社会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尽管杨宇所讲的慈善投资的学校数目都超过百家,但是以内地的消费水平而言,其实只是学校的投入并没有占有多少资金,甚至可以说是成本“廉价”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另外还为每位高层面前发放了一份目前内地穷困地区的教育调查报告,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虽然调查的不够详细,但是仅是如此,看着眼前那一连串的数据,和“不可思议”的评估,就不由得不叫在座的高层感觉“触目惊心”了。
“投资力度还要加大,教育部门的审批尺度不放宽,那么我就采用联合办学的方式,总之想办法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改善和影响这些地区的教育状况。另外,我觉得在某些地区,其实经济投资的价值还是值得考虑的,比如有的地方有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有的地方的土特产品,总之…”说到这里,赵文凯就发现,在座的众人都以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自己。
其中身旁的叶枫更是眼睛里带着一种看不透的神色。
很显然大家都没有想到看到这份报告后,自己的大老板竟然对内地的“扶贫工作”如此热心,显然不像是一名成功商人应该关注的,更何况赵文凯还是一位世界首富。
现在已经不止一个人在背后说赵文凯“不像是一个台湾人”的话了,现在看来,这个老板的“共产主义”精神很明显要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