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文化产业(1 / 5)
95、96年,香港台湾的所谓的“纯文学”十分兴盛,和赵文凯自诩为“写手”的老实人不同,这个时期所涌现出来的大多是为了“商业”而“创作”的“作家”,只不过后来这批作家不知道又涌向了哪里。
同样也是这个时期,各种名目多杂的文化传播公司大批的建立,并还产生了无数的优秀“文学作品”,把内地和港台的文化市场炒的异常火爆。
只不过这些人不是在做“文化产业”而是盲目的在“祸害”老祖宗给华夏子孙留下的这点宝贵的文学遗产。
好家伙,那文学让这些人给玩的,可以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用赵文凯的话来讲就是,别他妈的说什么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你们这是打算让诺贝尔从棺材里爬出来拿炸药把华夏文学的脊梁炸断!
就在大家都忙着振兴“民族文学”的时候,赵文凯则是在满世界的挖掘“文学创作人才!”换句话讲,就是帮助和培养一些还没有发迹的新人创作。
曾几何时,集团内外都知道,赵文凯对创作型人才格外的看重,特别是一些作家和编剧。
赵文凯的【华夏集团】下属企业中有专门负责出版发行的文化公司,而且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和壮大,赵文凯不断的在世界范围内,购买一些质量出众,文笔优秀的文学作品、漫画剧本的版权和发行权,使得集团在出版发行这一块,在亚洲,甚至是世界都堪称为一流的规模。
在赵文凯的文化公司所收购和买断的作品版权的小说中,就有英国女作家J.K.罗琳(J.K.Rowling)所创作的,在未来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
当然,在96年之前的罗琳女士,还正带着她的小女儿过着十分贫苦的日子,“意外得知”这一消息的赵文凯通过朋友,对罗琳女士还有她的小女儿进行了“国际主义援助”。这点看起来就跟当年恩格斯资助马克思写《资本论》差不多。
只不过人家恩格斯大大是真正的出于不求回报的“义举”,而赵文凯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压根就是居心不良。
就是因为这样,赵文凯的“善举”使得这位还没有完本的女作家感激涕零,并且要求把自己未来的小说的版权一起卖给赵文凯。
赵文凯毕竟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在答应替《哈利·波特》出版的同时,还主动的说明,一旦第一本《哈利·波特》畅销的话,那么之后的作品,将会以销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