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门户网站(4 / 5)
来,过程很是辛酸。
而这一次,在通过朋友的介绍,又意外得到华人首富,同时也是华人互联网行业最具有影响力的赵文凯先生的约见,这对于尝尽了人间冷暖的张朝阳来说,可以算得上一次天大的机遇了。
当听到赵文凯所讲的不幸,并不是指对自己创业的风险投资,张朝阳不免心中再生希望的说道:“赵先生,尽管目前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刚刚起步,但是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内地的互联网市场必定会产生庞大的市场价值。只要贵公司同意在这个项目上的投资,那么我一定保证,我的公司在未来会为【华夏集团】带来丰厚的利益!”
1981年从西安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张朝阳,在1986年大学毕业前夕,又考得了“李政道奖学金”,获得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留学资格,在美国一住就是七年。
在这七年里,他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也是在这个时期,张朝阳在MIT的实验室里,被当时的“互联网”的奇妙所震撼。
这个时期张朝阳有机会多次往来于美国和华夏之间,而其间在一家美国互联网公司ISI的短暂工作经历,更加坚定了他自己创业的决心。
ISI从事一些基于互联网的封闭式服务,即收集一些信息,例如金融信息以及各种数据,并把他们在互联网上出售。张朝阳曾是这家公司的华夏区首席代表,在加盟ISI之初,他已经与ISI有过“君子协定”:“只干一年,然后自己创业”,于是一年后张朝阳在自己31岁生日那天回国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只是很可惜,这个创业过程并不顺利。
赵文凯看着张朝阳那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就不由得想起自己接到冯丽莎电话时,当得知内地有一个叫张朝阳的人要申请风险投资创办网站时,心中吃惊的感觉。很难想象,当未来华夏门户网站掌门人求到自己面前时,自己那种奇异的感觉。
“对于张先生的投资申请,我已经看过了,当然,我也很看好张先生的这份计划书。只不过我想以目前内地的市场环境而言,在两年之内,我想你的项目并不会为我们集团赢得应得的利益。因此我并不打算同意这一次的融资计划。”赵文凯看着张朝阳慢慢说道。
听到这里,张朝阳终于有些心灰意冷了,不过很理解的样子,对赵文凯道:“尽管早就知道了答案,但是对于这个计划我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如果赵先生留意的话,你会很清楚的知道,这两年国际互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