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搜狐与网吧(1 / 5)
在1996年,华夏内地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互联网公司,只有瑞德在线、东方网景以及当时最大的服务商瀛海威。要是说起来,再有什么出名的,恐怕就是赵文凯的集团新成立的那个网络部了,那还是因为对外挂的是【华夏科技】的金字招牌的缘故,要是深究起来,这个内地网络部做的完全是产品代理和销售工作,和互联网是一点都不沾边。
不过,要不是冯丽莎想到要在内地兴办互联网业务,恐怕张朝阳还真算得上国内“互联网第一人”了。
“瀛海威做的不是互联网,他们建了很多服务器放在房间里,让人们通过拨号上网来访问这些服务器。只不过,他们使用的都不是互联网上通用的通信规程,所以应该说是一个个信息孤岛。”张朝阳把自己所知的内地市场详细的对赵文凯和冯丽莎说道,只不过说起来内地的互联网行业,张朝阳的语气中很明显的流露出一丝焦急和兴奋。焦急的是觉得时不待我,兴奋的是自己能被赵文凯认同和赏识。
赵文凯对张朝阳抛出招揽的橄榄枝时,心中也很担心是不是还要花费一番唇舌。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张朝阳对于赵文凯邀请他共同参与并且实施在内地构架互联网公司的建议,只是考虑了片刻,就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
当时赵文凯心中还是很奇怪张朝阳怎么答应的这么痛快,按照赵文凯对此人的印象来说,张朝阳应该很热心于自己创业才是。
最后还是冯丽莎在私下里给了赵文凯一个很简单的解释:碰壁太多,心灰意冷。在这个时候能够遇见实现和完成自己梦想的机会,换了是谁都会有点头的冲动。更何况【华夏】还是一家世界最著名的集团。最关键的是赵文凯给张朝阳开出的条件,可谓是无可挑剔,表面上看起来,和自主创业的概念几乎没有太大的分别。唯一的不同只是给张朝阳的股份太少了而已。
“互联网是新兴的行业,即便是最发达的美国,其在线的服务和业务,也处于一个不断摸索和成熟的阶段。内地市场的局限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张先生和冯小姐未来要不断努力的。”赵文凯慢慢说道。
“是啊,现在内地对互联网的认识还没有上去,更何况很多条件还没有成熟。前两年公司才帮助内地完成假设线路的工程。只不过在此之后,内地在互联网方面的使用就只是局限于小范围的局域网的使用。大家还没有看到互联网在未来的重要作用。这两年的时间内,美国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公司,上市的越来越多,也都很成功。”陪坐在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