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终章) 请君莫问奴归处(5 / 9)
话
神州某处有山,重峦叠嶂,绵延千里。山中有一大湖,湖面万顷,波光粼粼,在夕阳下艳如燃火,是为逸湖。湖畔有峰,峭壁矗立,直刺青天,白云作衣,薄雾为纱。峰巅立一巨石,宛如人形,传说得天地之精华,日日长大,年深月久,愈加高耸峭立。当地人都称这座山峰叫“神女峰”。
传说峰上有神女,长居云端,艳丽无可方比,能吞云吐雾,指挥万象,动静之间,水天为之变色,群山为之动颜。但传说终究是传说,千百年来,始终无人得窥神女之芳容,是以人间虽众说纷纭,但皆无据可考。
伟人曾有诗云:“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大意是说神女没有改变她青春美丽的容颜,但世界却已大不相同,由此感叹人世之幻变,早已日新月异。又有诗人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表达诗人的情怀总是恁般感性,希望神女宁可为了人世之短暂的情爱而勇敢付出,也不要在高峰上寻求永恒的孤独,读来不是令人宽慰,而是更加伤感。
有人为神女神往,打点行装,欲攀上高峰,一探究竟,但终因峰高路陡,无处可攀,或有一两人侥幸成功登顶,却被云雾纠缠,迷失无踪,尽皆有去无回。此后无数年,再无人敢以搏性命而作尝试,神女峰始得安宁。
因感念神女之传言,我尝披荆斩棘,历经艰辛,登峰查考,所幸一路无虞,直达峰顶,但见巨石犹在,而神女无踪,虽然景色瑰丽,绝胜人间无数,然无缘得见神女,终究郁郁不乐,在峰顶盘桓数日后,怅然寻路下山。
行至半山,忽见一洞,隐于密林之后,实不易察觉。洞口有一巨石,本来巨石已将洞口封死,只是年月久了,有一角已然碎裂,露出一个黑魆魆的小洞,刚可爬行而过。因想近日无急事,又性喜探奇揽胜,便携一手电,循隙钻入洞中,方见洞中非常开阔,人竟可直立而行,左右四五米宽,纵深或有十来米。正行之间,忽见地上出现一具完整的白骨,做侧卧状,却不知何年何月何人何因倒毙于此。白骨附近并无他物,因此无从考证。
出得洞来,再细看封洞之巨石,忽见一侧隐隐约约出现一些文字,字迹上似有红光闪动,急忙凑近细看,只见尽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不知何人刻在该石之上。少部分文字已因风化而不可知,或破裂残损而难以辨认,所幸大部分依然完整。我如获至宝,在意外欣喜之中,急忙从行囊中取出纸墨,伏在石上,一点点拓下文字,仅此一项,就从中午一直忙到黄昏,中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