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黑市(3 / 3)
也许是苏月刚才买面粉时的爽快被售卖东西的人看在了眼里,亦或者是他们一家子购物的欲望都写在了脸上,接下来主动过来搭讪卖东西的人很多,可说是一拨接着一拨。
这里私下售卖的东西品类繁多,很多东西甚至让人意想不到。
玉米面、红薯干一类的平常主粮,他们买了很多。像鸡蛋、干鱼这些比较昂贵的,也买了不少,而苏月最满意的收获则是一小蓝青番茄、三棵叶子打卷的莴苣和两袋婴儿配方奶粉。
这两袋奶粉一起用了十八块钱,不但比供销社便宜,关键是省了票票。
这年月票比钱还稀罕。
眼看着带来的五个大麻袋已经装满了,大家转战供销社买棉花和布料。
虽然胜利街也有棉花和布料出售,但不是太好就是太差,他们寻思着布票也够用,不如直接去供销社淘选。
苏月其实一直惦念着供销社……旁边的国营药店,因为她的B计划里最关键的人物就在这个国营药店里面。
这个晴水市最大的国营药店本是一家陈姓老字号药店,公私合营后,陈家的大夫仍在这里任职。
苏月前世在晴水市的几年里,没少来这里抓药,知道这里的陈金生老大夫医术人品都很高,而且,还有钱有人脉。
苏月的B计划就是用珍稀药材为饵让陈老大夫帮忙筹备救灾物质。
到了供销社门口,苏青山主动要求看车。大家也不勉强,反正供销社买什么都得凭票,而各类票据早上就交苏月手里了。
苏月拿着钱和票在苏东明和苏远方的陪同下买买买,很快就买齐了之前大家预算好的东西。
从供销社出来,将东西都放进麻袋整齐摆放在小三卡车厢里,这次换了苏远方看车,苏青山和苏东明则陪着苏月一起进了国营药店。
无论何种天灾,药材总是必不可少。虽然小石村家家户户都知道一些土方子,也备有一些普通药材,但终究只是一些不保险的野路子,为策万全,苏青山觉得有必要正儿八经的咨询正规医生。
今日坐堂的不是陈金生老大夫,是陈老的大儿子陈若水大夫。他正在认真细致的给一个面色苍白的病人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