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各有算计(2 / 4)
朝国公,藩王,你却没有早早地来禀报朕,难道还要等到明天早朝再说嘛?不嫌太晚吗?”
顺天府尹官居三品,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皆有上朝之权。
“臣有罪”高甫明赶紧跪倒。“臣只是想调查清楚,再向陛下禀报。”
“恩。。。”朱元璋点点头“那你查的怎么样了?”
“回禀皇上,臣查到,韩国公与其弟似乎是因为什么误会,所以才去了燕王府上,后来好像是死于。。。死于。。。。”
“接着说!”
“死于自杀。且在二人死后不久,韩国公府突发大火,韩国公府化为一片白地,可能死伤四百余口,目前正在校验身份。”废了好大力气,高甫明终于把自己查到的说完了。
“似乎,好像,可能”朱元璋似乎对高甫明的话并不满意“除了查出韩国公二人死于自尽,其他的全都是不确定的,你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证据,确定一切报给朕听!”
朱元璋的语气不满,但高甫明的心反而放下了,他已经听出了皇上的意思,上意已明,事情也就好办了。
“回皇上话”高甫明镇定的说道“七日内,微臣一定查明真相,找出证据,给您一个交代”
“三日。。。”
“三。。三日也够,微臣定不负皇上所望。”高甫明再次叩头。
“嗯。。。”朱元璋点点头“朕也帮你一把,李善长的儿子李飞从大火中逃了出来,如今在亲军都尉府,你去领吧。”
亲军都尉府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的前身。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锦衣卫。后来迫于朝臣压力,再加上锦衣卫名声实在太差,才于洪武二十年,撤销了锦衣卫,焚毁刑具。锦衣卫虽然在明面上被裁撤了,但如此好用的工具以及其如此强大的情报能力是让人着迷的。朱元璋明里裁撤了锦衣卫,但暗地又将其改回了亲军都尉府。总的来说只是改了个名字,并且取消了其逮捕,刑讯之权。
朱元璋退了这一步,朝臣们自然也见好就收,亲军都尉府也就保留了下来,而这,也是后来朱棣即位后快速重建锦衣卫的根基。
“是,微臣这就去办,微臣告退”恭敬地将差事应了下来,高甫明慢慢的退出了御书房。
朱元璋的意思高甫明听得很明白:李善长和李存义是自尽,也必须是自尽而死,他只需要去找出证据即可。高甫明说的七日时限是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