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七章 国术真谛(3 / 4)
代,1927年,张之江发起,冯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人呼吁,于南京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国术馆,当时,正值中华大地风雨飘扬之时,国术出现的根本,就是激发国民救国之热诚,以期强种强国,而循至于民众均国术化……国术,你可以认为他是,国之术,修身之艺也!”
说起这段历史,董恒清言语铿锵有力,一身正气凛然。
郑亚也不由缓缓站直了身躯,这段历史,郑亚其实是知道的,郑亚查阅的资料之中,早有记载。
可是郑亚没想到的是,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历史的时候,居然会给郑亚完全不同的感受。
董恒清说起这段历史,给郑亚的感受特别的深。
他的意思,郑亚瞬间明白,国术,首先是国之术,失去了国这个字,国术就失去了意义。
国术为国,这是董恒清的核心意思,董恒清应该看出了自己修有国术,这才跑过来特意点拨自己,告诉自己,学习国术的核心,还是需要给国家给民族做贡献。
这倒是符合董恒清的为人性格,说这些话的时候,董恒清义正辞严,满腔情怀,看得出来,他这一生,不仅仅是这么说的,而且也是这么做的。
这样的科学家,虽然有点疯疯癫癫的感觉,但绝对让人肃然起敬。
不知不觉,郑亚的心中,也有了较深的感受,记忆深处,老祖宗郑冠当年,其实也有类似董恒清一样的国家情怀。
修文习武,成就文武双料状元,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正是老祖宗当年毕生的追求吗?
看郑亚一本正经,神态庄重听自己讲述,董恒清的双眼之中,露出了丝丝欣慰,嘴里说道:“我要给你说的第二件事,就是一个统计数据,国家三所数一数二的大学,水木,京大和国科大,这些年,招收了许多高考状元,而其中80%左右的高考状元选择了学习金融。”
郑亚呆了一呆,看着董恒清,不知道他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了。
郑亚自己也是高考状元,自己选择的是地质学,并不是金融。
不过郑亚觉得这好似这样的数据应该没有问题,不知道董恒清特意指出来是什么用意。
董恒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嘴里说道:“大学,真正的顶尖大学,具备的真正职能,应该是给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国家栋梁和国家领袖的地方,当这个国家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国家,就出了大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