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3 / 4)
了几色礼物,就来求萱娘。
这却中了萱娘的下怀,议定还是十六两银子,四时节礼在外,请了黄先生在家做馆,先生娘自然也跟了来。刘姨娘平日针黹,也有了作伴的,虽下人不多,银钱少些,却也是一家一伙,过起日子来。
萱娘那日听了李成说的,他家也是积祖从商的,粤闽之地,都有去到,连扶桑琉球,都曾去过,萱娘此时,却也想走这条道,湖州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本地的生丝也出产多多。当日没分家时,叔洛虽不事生产,萱娘也偶听起陈老爷说过,这做生意的出息比种田多多了。
只是自己却没做过这等生意,身边却也无人通晓,正在心焦之时,天幸却有个李成下来,过的几时,见他做事果然极为妥当,心里就想托以重用。见她对李成青眼,有个把不中用,怕被夺权的人就心里酸起来,再碰上王婆子这个不长进的,也是和他一般想法,王婆子又是个女人,常在内宅走动的,和他一说,两人就算计着,把这李成撵走才好。
这萱娘在这的一举一动,却是早有耳报神告诉了二爷一家,二奶奶得了信,听的萱娘收了个壮年单身男子在家,喜的嘴都险些咧开,忙和二爷商量,到了庄上,就把萱娘痛骂一顿,说她养汉,撵回娘家,把这份产业都鳖在自己腰间才好。
二爷听了二奶奶的话,皱一皱眉:“这三弟妹,却是极伶俐的,怎好露这么大破绽给我们抓?”二奶奶嘴一撇:“她也三十边上的,那事隔绝久了,见个壮年男子,不动火可是没有的,这一动了火,昏了头,还怎么伶俐。”
见二爷还在皱眉,二奶奶推他一下:“你就别这般了,这没影的事都要变有影,更何况她确是收留了个男子在庄上。”说着起身:“我这就去庄上,打她个措手不及。”
喜颠颠的,就吩咐人备车,往庄上去,二爷连叫两声,叫不住她,也只得坐下,心里还存个万一,只怕萱娘真做出甚事也不定,只是萱娘这等精明,就算做出甚事来,也落不到别人手里把柄,想了又想,忙命人重新备车,也跟着去了。
萱娘正在瞧着刘姨娘张罗着给英姐裹脚,萱娘虽说,不裹脚也不防的,只是刘姨娘万事都听她的,这事却是拗着不听,说大脚总是要给人笑的,从年前说起,只等到今日才裹,却是寻的王婆子来,准备了白布,青矾。
英姐正和昭儿在一旁玩耍,听的娘叫,还当是什么事情,和昭儿手牵手来了,谁知来了一看,凳子上摆着剪刀,白布,青矾,针线等物,还有一盆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