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分析(4 / 11)
成就角色,还是角色成就了演员,定型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更别提顾云开还没有出演过什么相当经典的作品——在《永恒的孤独》里最出彩的毕竟是丘奇而不是加西亚。
史密斯这次的剧本还可以,加上男主的戏份很吃重,也许是次尝试转型的好机会,说不准电影没成功但是角色成功了呢?
即便转型失败,大众也会开始对顾云开的演技有个相对应的印象。
顾见月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如果《灯如昼》不打算再拍续集,而史密斯的文艺片又彻底扑街,那就只能暂时吃《特工联盟》的老本避避风头。不过文艺片扑街不像是商业片扑街那么的性质严重,更别提顾云开身后还有那几部垫底,最多就是史密斯的文艺片上映那段时间口碑坏点,不会严重影响到事业
“就当磨炼演技,别担心了。”顾云开微微笑着,倒是没像顾见月那么忧心忡忡的。通常情况下,一个演员要接剧本首先是要先经过经纪人这一关的,毕竟明星没那么多时间,他们要演戏,在不同的剧组团团转,多得时候一年拍摄十几部作品的也不是没有,努力的吃青春饭,而且随着圈子人物的泛滥,其实并没有外人想的那么高大上。
绝大多数明星很可能文化程度都不算高,对自己的职业毫无规划,而像商业上的许多问题也不太清楚,甚至素质方面也称不上优秀,如同顾云开这种可以自己独立处理合同的属于少数——大多数明星都选择雇佣律师顾问等等。经纪人也就由此滋生,他们专门负责为明星们处理烂摊子跟规划未来的发展前途。
不过这也导致发生了不少演员被经纪人坑的事情。
毕竟两者之间只有利益关系,多得是经纪人为了赚快钱不管艺人未来的发展路线,竭力压榨现在的资源跟名气,哄抬身价,导致错失绝佳的发展机会。所以一名经纪人有没有实力是一点,他能不能有职业操守又是一点。
而顾云开跟顾见月之间就不存在这个顾虑,首先顾见月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其次有些父母也许会把孩子当摇钱树,可是顾见月绝不会把钱排到顾云开前面去。
倒不如说在这个圈子里混迹,顾见月更看重的是顾云开的想法。
史密斯这次来访是直接越过了顾见月,尽管顾见月知道,却没有到场,当时顾云开是打算有个合理的借口,毕竟经纪人不在,他就能有借口随时拒绝,比如在我的经纪人不在时不谈工作之类的。史密斯估计本来也只是想观察一下顾云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