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分析(9 / 11)
月最担心的地方,这一路太过顺风顺水,她开始习惯成功,反而不适应失败,尤其是这种确定的失败。
可对顾云开来讲,成功的定义却绝非这么简单。
之前头脑一热答应史密斯的邀请,在简远这个巨大诱惑力的煽动慢慢冷却后,顾云开就开始理智的分析整件事能够得到的利益。
第一就是商业片的机会,是人就有毛病,心永远是偏着长的,史密斯对他的独立电影有几乎偏执的爱好,这点圈内人人都看得出来,只不过有部分人已经不需要利用这点了——或者对他们来讲利用并不值得,要么就是想利用也利用不上。
史密斯能轻而易举的斩获票房,重点就在于他抓住商业片的精髓。
但是灾难的是,他真正所想表达却无法成功表达出来的东西,偏偏又跟商业片背道而驰。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如此,人们想要放松的无脑娱乐片被强行加入了人文思想,结果就是真正能够欣赏的观众对此嗤之以鼻,而无脑放松的观众却感觉到茫然无措。
史密斯的定位太高,独立电影是他事业最大的缺口,而顾云开进到了这个缺口当中,他可以借此机会给史密斯留下一个好印象。不少导演都会启用合作得非常默契,并且很有好感的演员,顾云开就要确保自己给史密斯留下一个好印象。
桑利是金牌制作人,他只谈钱,不谈情;可史密斯不同,他尽管是个成功的商业导演,可是却有一颗容易被匠人精神所感动的心灵,通俗些来讲就是史密斯比较的感性,他需要的是态度跟结果,而桑利只需要结果。
如果跟桑利认识,那顾云开除了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别无他法;但跟史密斯合作,他只要恰当的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个热爱演戏并且有足够能力的人就足够了。
而史密斯能够影响桑利。
《灯如昼》这样的巨作不知道还能有运气碰上几部,演技的确是演员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可是讽刺的是,在娱乐圈甚至商业上,演技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单纯靠演技去征服导演甚至制片人,是在最无助最没资源的时候不得已的底牌;一旦人慢慢往前前进,争取一个角色就会参入很多其他的因素。
有时候多,有时候少。
就好像《灯如昼》的封三郎角色,顾云开没有被蓝瑟直接打下去,其实很大程度上除了他的演技,还有夏普的力挺。
尤其是顾云开现在的根基还不算稳,不少与他相同年纪的演员作品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