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感情(2 / 7)
,他出场已没什么太大的必要,总不能拍摄他得道成仙的场景。
封三郎也许很重要,可对乔繁辰这个制片人而言,却未必是重要到不能割舍的。
更别提对顾云开而言,封三郎的塑造到此为止才是最为圆满的,不过眼下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机会,就守着这么一部《灯如昼》无异于坐吃山空。得金球奖大概是每个演员都会有的愿望,诚如功成名就一般,人的功利心与上进心总是在反复涌动着,顾云开也不例外,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比其他演员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的确认识翁楼。
光这一点就胜过许多演员,毕竟绝大多数人只认识影视乃至各种记录的采访片段里的翁楼。
桑利制片,张子滔导演,之前就是张子滔的《风月别离》让顾云开得到了繁花奖的影帝,顾云开虽然跟桑利并不算非常熟悉,但是通过史密斯倒也对他有所耳闻,是个相当成功的金牌制作人。而顾云开对张子滔的导演风格足够熟悉,可以说这个组合相当接近成功,剩下几分只看运气。
毕竟《灯如昼》大爆之后,顾云开还有一部《钢琴家的天窗》尚没上映,接下来所有的剧本都要精挑细选,确保质量。越是到顾云开这样的高度,接片就越要小心谨慎,如果他本来就是靠烂片起家,靠流量刷人设,买个奖项也就罢了,他本身并不甘心止步于此,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爬上来,自然不能看着刚起的大楼瞬间倾颓。
顾云开可不想自己以后留给别人的记忆就只是烂片大王。
至于工作的事,史密斯只漏了点口风,翁楼的传记电影一定是会拍得,只不过时间尚且不确定,不知道项目会在什么时候彻底启动,顾云开倒是也不急,按照现在毫无消息的情况,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试镜,对翁楼进入深入了解;而按顾见月的推荐,最好是在准备的时候接一部彻彻底底的商业娱乐片,无脑动作类,面向青少年这个群体的吸金电影。
这种电影通常不需要太多演技,也没有什么人物深度值得揣摩,情节更不用多提,基本上就是爆炸爆炸爆炸,帅气帅气帅气,特效特效特效等等,稍微电影迷一些的观众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套路化式作品。
其实市场上也针对不同的观众琢磨出不同的成功影片来了,这种商业娱乐片未必会大爆,不过失败的也相当少。毕竟绝大多数观众进入电影院主要还是为了休闲跟消遣,在这个笑点奇高的当下,喜剧片越来越难,特效大片就成了香饽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