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1 / 4)
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影视公司,徐云峰创立的“博华影业”制作过多部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所以“博华影业”曾经是资本圈竞相追捧的对象。
然而随着IPO失败和曾经的法人突然离世,这家民营影视公司顿时陷入巨大的困境。
因为公司急于靠一家新的PE入主来起死回生,公司这边自然提前做好了详尽的准备工作,最大诚意的融资计划书;有说服力的精美PPT;专业的谈判团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是这东风并不是你想刮就能刮来的——
这场众人给予厚望的融资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
今天约见的是一家国内排的上名号的PE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就是在业内的风评一般。
唐以微靠着椅背,不动声色地悄悄打量谈判桌对面的一行人,心底已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PE团队一共来了五人,皆是西装笔挺的精英范,言谈举止间,处处透着救世主的高傲。
或许在这些手握大笔资金、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标的PE的理念里,他们今天肯屈尊到一家濒临绝境的公司来,已经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他们一开始就将自己摆在了救苦救难的“救世主”的至高位置上,那么这样凌驾于融资方的谈判,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绞尽脑汁做出来的计划书,他们只象征性翻了几页,PPT也无人关注,对公司未来的经营管理,更是一字不提。
而从他们口中传达出的第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一次IPO失败不算什么,公司可以半年后再次递交材料,最快大概什么时候能够上市成功?
绕来绕去,离不开公司最快上市的时间表。因为公司快速上升,他们就可以最快的套现股权,收回投资成本,瓜分利润。
急功近利的嘴脸一览无余。
只是很遗憾,这份他们最感兴趣的时间表,在场的人没人拿得出,谁也打不了这个包票。
听闻拿不出时间表,他们面露失望之余,又转而开始大肆压价。在商言商,融资谈判压价也是天经地义,作为PE总想以最低的价格,投资入主最优秀的公司,这本无可厚非。
在融资圈浸淫这么多年,唐以微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们报出来的价格,还是让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是想趁火打劫来了。
“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