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5)
太后本意是顺水推舟,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干朝臣的劣根性。
他们察言观色自作聪明久了,但凡太后露出一丁点倾向, 只要不伤及切身利益, 他们应许得比谁都快。
更何况,谢家蒙冤, 谢珺作为忠良之后,又是早已钦定的驸马, 即便是要反驳也拟不出个措辞来。
对于太后来说, 此事便算是已板上钉钉。
但这也只是朝堂议事,因谢珺身份特殊, 才可拿来一议, 太后接下来要做的, 是找一个恰当的时机, 将谢珺推到天下人面前,颁下懿旨赐婚,再容不得赵潋反对。
小皇帝赵清将脑袋躺下来, 幼嫩的小手拍了拍嘴巴,打了个不大不小的哈欠。
众人见皇上有了困意,述职的也放低了声儿,没过多久, 这朝便散了, 百官们流水似的往外涌。赵清觉得甚是没趣,偏过头看了眼垂帘之后的太后,趴在龙椅上便睡着了。
睡醒来时, 赵清正躺在藤椅上,太后为他打扇。
太后极少有如此闲暇,亲自来照料他这些琐事,赵清还有些受宠若惊。母后毕竟是慈爱的,不会真心想害他,但赵清就是为着皇位和大权堵着口气在心坎儿上,一对着太后这威严尊崇的凤目,没来由便心肠铁硬,说不上什么好话来。
但他还是乖乖地爬下藤椅,行了个礼,“母后。”
太后将他拉起来,赵清的五官,从眉骨到嘴唇,没一处不似赵蛟的,她的贵艳端华,赵清身上半点没有,全是赵蛟的桀骜之气。
上回梦后,太后也时时梦到赵蛟,贪恋梦里的温暖,对赵清的严苛也不自觉松了大半,她笑道:“母后给你带了些东西来。”
说罢,太后挥了挥衣袖,着身后邵培德等人鱼贯而入,捧着木椟,将一小摞奏折摆到皇帝的龙案上。以往都是太后审批后送来,找赵清过一眼就算,图个形式,太后吩咐过不许皇帝动御笔,所以赵清以为还是她批改过的折子,没什么新意。
但太后却握住了他的手,“皇帝也十岁了,哀家渐渐力不从心,昨日批改奏折到深夜,醒来后头昏脑倦,怕是看不了太多,故此挑拣了一些边缘的折子,给皇上练练手,你看看,该怎么批。”
赵清听罢,心弦猛地一颤。
但也只是瞬间,他便想到了君瑕的教诲和告诫,故而重新沉下脸色。太后见他忽要大喜,但嘴唇还没翘起来,蓦然又跌入深水,归为一片沉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