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3)
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 此时全国已经基本解放得差不多了, 山北制药厂向上级申请获得生产物资也越来越多, 而陈东作为总厂长他所获得的研究物资也跟着增多。
事实上, 随着制药厂分厂的不断扩增, 厂里的杂务也跟着呈现几何式的爆炸。每天忙着研究药物,不断进行实验,查阅资料的陈东对很多琐屑杂事渐渐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其实不只是陈东、连带着顺子、陈香等几人也都是心身俱疲。
于是, 上级便将西北部地区的一个分厂,山北制药厂第九厂的厂长提拔为了总厂的副厂长, 主要管理平时生产时的琐事。而原制药总厂副厂长顺子职务依旧不变, 不过他们分工不同, 顺子以后主要只管理药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其次就是协助总厂长陈东的实验研究。
事实上,随着伤药、麻醉药这两种中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陈东的研究价值也愈发得到重视。上级各领导,就是大首长对于陈东的研究实验、对于药物的改良和新药的研制都报以很大的希望。
新副厂长的到来让陈东等人都送了口气, 却没想到这个新副厂长会是他们认识的人。
药房研究室里,此时的陈东早已鸟枪换炮, 不仅仅是研究设备。这个研究室里聚集了好些个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除了年轻的研究助手外, 还有些上了年纪的对医药方面很有了解的中医老者、西医工作者是这家研究室的特别顾问, 他们会经常来这儿和陈东一起探讨研究。
十年如一日的陈东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知识储量也越来越丰富,一厂之长的他气势也越来越足, 为人看起来也越来越有威信。
当然,即使陈东不板着一张严肃脸,在这间实验研究室里,他也依然是最有威信的。在这里,可以说是中西医相处最为融洽的地方了。无论是研究助手还是顾问,无论是偏西医还是偏中医,在这里,中西医药在这儿被陈东很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西药生产的原理可控性是一大优点,但想要将这移植到中药生产,并不简单。
中药很多药方、药性很多都是前人先辈们根据经验积累出来的,其中一些还很玄乎,让人无法判断、西药则是在西方化学生物医药等这些基础理论知识上逐渐发展出来的,一般是化学合成药剂。陈东是一名中药医师,但是在有些方面他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对于医药方面的认知和处理方法要比他们先进很多。特别是在药物作用于人体的机制原理等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