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一章 前进(4 / 5)
就是说市场是供不应求,想吃的人不见得能够吃得到。现在让更多人能够吃到,他们手上的钱终于有花的地方。
甚至他们还可以用粮食来换,因为对农民来说,粮食可以存放更久,比起在乡下买不起任何东西的钱来说,他们更愿意处放粮食。
在城市里面,如果拿到钱,他们宁愿换成各种他们需要的东西,回到乡下。
说起来大汉的钱其实数量并不是很多,很多钱都跑到富有人家的仓库里面生锈。
大部分的时候,他们都必须以物易物。
粮食的价格虽然渐渐的在降低,但是粮食可以保证他们的生活,方便拆分,所以用粮食布匹来换,这是普遍被接受的。
钱汝君也很想发行纸币,也在金麦城发行小范围的纸币。
但是纸币在使用的时候却容易破损,而且在大汉制造纸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对钱汝君来说,除了制造高额的纸币,是不划算的。
但是在铜钱普遍生产不足的情况之下,纸币在金麦城的流行却是非常普遍的,虽然钱汝君没有足够的铜钱作为后备,但是钱汝君可以拿出非常多的物产来换取铜钱。
钱汝君生产的东西就是纸币保值的根本。
但是如果他们跟金麦城没有关系,这些纸币就用不上了,他们也没有对金麦城有足够的信任。
中央水塔区也发行了纸币,,不过这个纸币只能在中央水塔区使用,在别的地方的人,却不会换取这些纸币。
只有生活在中央水塔区的人,会随时持有纸币。
除了这些地方以外,外围商行也都能够接受纸币,也能够换取纸币,但是他们不能够完全换取铜钱,只能换取相应货物。
但是对一些商人来说,这也是他们取得钱家商品的管道。
虽然纸币已经大量流通,但是毕竟还没有取代铜钱,或者是以物易物,对于跟钱汝君家完全没有关系的人,他们还是过着以往的生活。
不过他们对外有需求的时候,往往也必须拿出铜钱来跟他们购买东西,幸好钱汝君的铜钱收入也不少,铜钱收进来之后,钱汝君也会重新打造。
不过这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状况,如果是大商人的话,他们愿意带着钱汝君的纸币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如果是普通小老百姓的话,他们愿意带沉甸甸的铜钱。
交通距离决定了人类的思维,如果想要带铜钱长距离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