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三章 该往大宛还是身毒?(4 / 5)
对于新的地方新事物,钱汝君还是抱有非常大的兴趣。
他们在这一块绿洲已经停留了非常的久,不过他们并没有建造固定式的住宅,而是住在帐篷里面,而他们的帐篷比起当地的帐篷好多了,所以很多游牧民族都会远远的观看他们的帐篷。
因为他们的帐篷,似乎就是他们梦想中的住宅。
他们可以注意到办公帐篷收起来的时候非常的轻便小巧,而且非常的简单,这是他们在游牧的时候最需要的建筑物,不过平常他们住下来之后,慢慢的东西就会多起来,尤其是一些畜牧用的东西,总是会带着。
由于学堂岛学生时曾被钱汝君派任务出去,每当一个学堂岛学生被派走的时候,他们的帐篷就会消失到空间,其实这些帐篷都是隐蔽的遮蔽物,学堂岛学生进去之后,就会被钱汝君收进空间,因为他们不想让他们在这个地方出入消失,被其他人发觉。
大夏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像中国传统的朝代夏朝,但是其实大夏跟夏朝差别很大,而且完全没有关系。
大夏即BACTRIA的音译,是希腊城邦在中亚建立的国家,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其边境与中国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葱岭相接壤。
很多人对大夏记忆最深刻的印象是在这个地方得到了蜀地的制成品。
根据当地人所言,已经有人把属地的制成品透过另外一条道路通往身毒,而这些东西是由深读卖过来的,他们非常的喜欢。
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大约几千里,那里的风俗是人们定居一处,大致与大夏相同,但地势却低湿,天气炎热。
人民骑着大象打仗,那里临近恒河。大夏离汉朝一万二千里,处于汉朝西南。身毒国又处于大夏东南几千里,有蜀郡的产品,离蜀郡不远。
说起来好玩身毒誓印度的音译,而印度本身也是音译,但是身毒根印度的声音明明差很多,这是因为在汉朝的时候,这时候的语音其实是跟现代的语音不同。
大汉每换一个统治者,就会换一种官方的语言。
东汉班固着《汉书》时,亦延用,可见,在整个汉朝,都通用“身毒”这个译音。
西晋陈寿着《三国志》时,改“身毒”为“贤督”。
但这个译名没什么影响力。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史学家范晔改译为“天督”和“天竺”。
无论是“身毒”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