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正文结束(6 / 8)
升迁到相省另一个府城做知府,这次他做了三年,推行朝廷政策,改变了当地的经济条件,让百姓的收入大幅度提高。
自从他做了知县后,家人就一直跟着他,他到哪里,家人就到哪里,家庭十分和睦。此外,他给商人们提供良好的地方服务,叶家和陶靳看到后,一直在身后跟着他,会在他的任职范围内投资,双方把握住红线,算是互惠互利。
在这十年时间,夏国修了铁路,他们有了更快的交通方式。而十年的积累,也让夏国的国力大幅度提升。粮食充足,武器先进,交通便利……下一年,大夏悍然撕毁条约,进攻大金,战争的号角轰然吹响。
三十六岁那年,战争爆发,穆子期进入省城为官,再一次进入教育系统。经过前面十几年的基层奋斗,他最终坚定信念,打算一直在教育行业打转,不再追求更加位高权重的职位。
这一年,他和唐昕生有二子一女,大女儿十二岁,大儿子十岁,小儿子六岁。期间,穆子清和穆子安相继成亲生子。
战争期间,他只能把大半的精力放在公事上,对焦在战争上。尽管如此,夫妻俩依然重视孩子们的教育。
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的努力下,只用了三年,大夏就打败了大金,赢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
举国沸腾!大夏一统天下,汉民族再次主宰了整个中原大地。这一年,穆子期三十九岁,而穿越皇帝六十七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依然励精图治,勤政为民,声望冲天。
统一天下后,大夏在中原的版图上选择一个位置适中的地方建立都城。消息传来,无数的人奔涌而至,穆家自然也不例外,提前去买好宅基地。
四十五岁那年,穆子期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发表《论教育》一书,系统论述了当前大夏国存在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形成了一套教育思想体系。
这本书一出,很多学者出言讨论,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一时之间引起热议。穆子期名声大噪,得到了众多教育从业者和文人学者的肯定。
就是这一年年底,穆子期升到都城,担任教育部副职,主持全国中小学课本教材的编纂工作。而随着老皇帝年纪的增大,穆子期越发感受到夺嫡的暗流汹涌。
“夫君,真的要这么做吗?”唐昕问他,有些不安,“之前那位帮了你那么多,咱们这么做是不是不大好?”她说的是殷湛。
殷湛,继后之子。当初穆子期被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