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让他消失(2 / 4)
“二妹,你觉得呢?”
师心彤因为陈氏之死一事,对师心怡有仇,所以在很多事情的判断上,难免会加上许多个人情绪。师心云虽与师心怡也有间隙,却更为通透聪慧,总能看见一些师心彤看不见的东西。
师心云沉默一会儿才道:“她从前性子有些偏执,多疑而且自负。但她去庄子上呆了一年,肯定是受了许多苦的。大伯母当初送她出京,并没有派太多人伺候她,想来是有心惩罚她。饱经苦难以后,她性子有所收敛,其实也是说得过去的。而且她的体虚瘦弱,并不是装的。至于抄写佛经博得祖母原谅同情,能够顺利的住在侯府,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如果有选择,任何人都不会弃了金玉华堂而去过吃糠咽菜的生活。”
师心鸾点头。
师心云继续道:“历经大喜大悲,也算是重新活了一次。就如同长姐,当初也算是浴火重生,性子也与以前不同。但她给我的感觉,怎么说呢…”她皱眉,似在思索和斟酌用词,“变得太彻底,全然没有丝毫往日的痕迹。长姐当初就算性子变了,但很多本质的东西,还是在的。她的改变却不一样,比如说,她明明在笑,却让我觉得很有距离感。她也很低调,很沉默,平时几乎不怎么出门,也不再和从前一样处处喜欢攀比,感觉像是看透红尘一般。”
“按理说,她从前是养在闺中的娇小姐,去庄子上日日粗茶淡饭还要做粗活,按照她从前的性子,最初肯定是愤怒,仇恨,然后到绝望认命。重回侯府,等于从地狱飞到天堂。她最熟悉的地方,至少应该是有怀念和向往的,当她想永远留在这个地方,就说明有了贪恋,那么就不可能心如止水。”
“你是说,她的行为和意识,是相悖的。”
师心鸾一针见血。
“嗯。”师心云点点头,“如果她真心悔过,必然对祖母让她重回侯府心怀感激,也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真的已经知错。比如,抄写佛经。可佛经枯燥无趣,咱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若不是真的信佛,是没有这个耐心去日夜钻研的。我仔细观察过,她与祖母谈论佛经之道,言谈之中皆是佛语,虽说未到信手拈来的地步,但也看得出,对此道是下过功夫的。一个经常研读佛理的人,若心不诚,则很有可能与之相悖,佛口蛇心。若心诚,不用刻意,便能让人看出她深谙佛性。但从她的表现来看,显然有刻意的成分在,所以…”
话到此处,已不必多说。
师心鸾品了口茶,慢慢道:“看来咱们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