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 82 章(6 / 8)
屋里,被突然倒塌的断墙压在了下头,所幸没有重伤。
为免下次再有如此意外,更是想到高氏向来有兴办学堂,收贫寒人家子弟读书进学,从中举荐提拔品学兼优者入仕为官的传统,为了让义成的更多孩童也能认字,洛神在刺史府的后院里收拾出了一个大的空院,开了一个学堂,派人到那些有孩童的居民住处,挨家挨户宣讲,叫人送孩童来刺史府上学。
有这样的机会,是刺史夫人的安排,又传言开来,说刺史夫人竟是南朝那位大名鼎鼎的高相公的女儿,她肯纡尊降贵,要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认字,谁会不肯?
没几日,白天原本总是静悄悄的刺史府后院,开始传出了朗朗书声。
女童小鱼,便是洛神的第一个学生。
她来上学,必带上一束捆扎得整整齐齐的新鲜野花,放在教席一角。
新的刺史夫人的身份和此前从未想到过的这种生活,让洛神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每天虽然比从前忙碌了许多,却过得很是充实。
她也再不会像起先那些天似的,每日无所事事,总在眼巴巴地等着李穆回来。
学堂的事情渐渐稳定下来,除了她,琼枝也能教这些孩童读书,洛神便又计划起了另一件事。
李穆的士兵人数在渐渐扩增。那日听高桓提了一句,似已扩到他刚来时的两倍了。且每日都还在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便是军需供给的问题。
口粮,除了刚开始随第一批人出发时携带的军粮,后续是不可能指望朝廷的。今年开荒种下的第一茬粮,也要等过些时日才能有收。但好在有侯定的借粮,供城中军民支撑到收成,问题应该不大。
除了口粮,另一不可或缺的军需,便是衣物。
洛神已经不止一次看到街上走过的士兵,衣衫褴褛,鞋履破口,甚至还有光着脚直接走路的。
如今天气热,问题倒是不大。但听说这里的冬天,比建康冷得多。等天气转冷了,恐怕就是一个大问题。
虽然到了那时,她相信李穆应该也会解决这个问题了。
但若是能发动城中妇人一道纺纱织布,尽量早地做些准备,哪怕力量有限,能帮上一点忙,那也是好的。
可是这里缺纺机和织机。
先前在刺史府的废墟里,是扒拉出来过从前织工留下的旧机,已被修好,也能用了,但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