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六零年代小媳妇16(3 / 5)
找不到工作,政府必须搞知识青年下乡的活动,连高知识的城里人都被赶到乡下务农,读那么多书做啥......
不过有个办法可以解决目前这个问题,李乐乐希望透过这个办法,帮兄姐们找到城里的工作,
现在可要抓紧时间,不然就来不及了........
“停课这么久,今天第一天开课,班上有新同学也有旧同学,不过停课太久了,应该有人忘记同学的名字了,所以大家再自我介绍一次........”
张文谊看着台下的学生,差点感动得泪流满面,幸好学校重新开课,他又可以回教室教书,不用再做那些辛苦的农活。
那些农活对他而言既辛苦又只能拿很少的工分,在学校教书既轻松又能拿满工分。
凭他那拙劣的务农手法,队上能给他八个工分,都是看在他是学校老师的份上,可怜他了。
张文谊开始第一天的教学.........
“去学校还习惯吗?”李晓红工作回来后,好奇地询问。
外婆王芳和舅舅李伟忠一边在院子做杂活,一边竖起耳朵听着。
“习惯,今天碗我们只自我介绍、发书、老师只上了一点点的课程。”老大李卫国回答。
“老师会不会很凶?”李晓红有些担心,听说有的老师很爱打人?
“.........”李乐乐满脸黑线,就算很凶,第一天也看不出来。
四孩子知道家人的好奇和担心,开始七嘴八舌地讲起学校状况......
第一次期中考后,张文谊发现了几个好苗子,李家四人这次每科考试都在九十五分以上。
李家兄妹虽然跳级,可是成绩竟然比班上的同学都好!
张文谊有些开心,这一次小学升初中考试,他们学校终于可以会扬眉吐气一番,这次他们学校总算能多点人考上初中。
张文谊非常兴奋,虽然乡下人不重视升学率,不过农村还是有懂行道的人,升学率高一些,他的饭碗也能稳一些。
张文谊除了教授课本内容,他还跑去废品回收站,找了几本习题。张文谊把习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增加做题的机会。
大队联合举办的小学和镇上小学教育资源差很多,镇上的小学习题、考卷不缺,教师资质、整体学习风气都比农村好,所以他们学校考上初中的人数一向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