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华人(捉虫)(8 / 9)
海禁制度,吕宋的华商中有许多是不良之徒,不属于国朝百姓,是外邦人,对中原并无效忠之心,并且曾劫掠沿海百姓,用不着为这样的人引起边境动乱。
礼部官员认为,大佛朗机人并没有推卸责任,特意遣使来朝说明事情缘由,可见他们知道中原强盛,已经真心悔过,无意和中原敌对,只要他们能够释放剩下的生还者,给予损失,我泱泱天朝,大可不必和他们交恶。
傅云英冷笑了一声。
她当然懂大臣们的顾虑,一场战争,足可以拖垮一个国家。
大臣们认为海外的事和中原无关,中原地大物博,不管外面闹成什么样,只要把门关紧,不让海寇打进内陆,他们照样繁荣富庶,是天底下最富饶的国家。
在各地卫所和良乡推广的粮食产量极高,能够在荒年里养活一家几口,那些粮食是从海外来的。
她已经根据卫所和良乡的种植经验上疏朱和昶,请求北方扩大范围耕种,朱和昶极力赞成。宫里早就有那些海外的东西,不过达官贵人们把海外之物当成奇珍炫耀,没有想过给老百姓耕种,他在西苑开辟了一块田地,命菜户栽培育种,只要是能吃的,都试着改良一下。
吃饱了,老百姓才能安心过日子。
但还不够,既然知道闹银荒可能导致江南的繁华瞬间崩溃,那就得找出应对之法。
佛朗机人遣使来朝,并不是他们为屠杀悔过,而是他们畏惧天、朝,怕遭到报复,所以才派人来中原试探他们的态度。
这一次轻轻放过,以后海外诸岛,所有富裕的华商,便如随波逐流的浮萍,没有强大的后盾,他们随时可能沦为当地人屠刀下的冤魂。
那些外国人,会变本加厉地迫害他们。
一边是渐渐形同虚设的海禁,一边是愈加猖狂的倭寇,海外和倭寇同流合污的华商,大小佛郎机人……
海上贸易的事就如一团乱麻。
在傅云英看来,既然已经乱得让朝臣束手无策,那不如快刀斩乱麻。
她沉思间,听汪玫缓缓道:“每年征收的钞关税,不如田赋收入百分之一。”
他算了笔账给朱和昶听,一年税收中,田赋收入大约有两千万两,而钞关税只有二十万两,海外贸易,并不能给国家带来多少收入。
所以土地是最根本的,用不着为海外的动乱大动干戈。
礼部官员附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