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2 / 3)
娘家去大闹一通,不但让兄弟媳妇找她麻烦,笑话她婚姻失败,竟是穷到连侄女的嫁妆都要盘算,最后引来父母教训,竟是不得不生生忍下这口气,再三软语哄劝虞红绫,又许诺出去一套头面给她,才算哄住了她。
虞红绫趁胜追击,逼着刘夫人将长子房里的通房妾室遣散了一大半,只留下几个老实的,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等她下次提出要回娘家,刘夫人便亲亲热热拉了她的手道:“你既是想回娘家了,咱们娘俩一起回趟娘家,婆婆媳妇亲如母女,你祖父母瞧着心里也高兴不是?”
虞红绫成亲之后因着刘晗的风流闹过好几场,两家大人都紧紧绷着一根弦,生怕闹的太过难看没法收场,婆媳两个手挽手回虞家去,果然见者称颂,皆道:“姑侄俩做婆媳是再好没有的了,不是亲母女胜似亲母女!”独虞大夫人听到这话有几分刺耳。
有了亲侄女做对比,刘夫人对于生女儿更无好感,虽然以她的“高龄”加之刘侍郎常年不与她同房的现状之下,她这辈子大概也没有机会再生女儿,却也不能减少她的仇女态度。
反倒是钟夫人被周夫人一句话怼回去,想想她家闺女钟珍珠,也快到嫁龄,万一虞阁老起意,皇帝再做几年,提出送钟珍珠入宫,那她哭都没地儿去。
倒是她多虑了,钟珍珠虽不错,但钟家枝繁业茂,若真是送了钟珍珠入宫,若有好处钟氏一族早蜂涌而上,哪里轮得到虞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虞阁老从来不做。
最难对付的便是虞老夫人,她一辈子对丈夫言听计从,全力以赴支持丈夫的事业,次女不肯听从,她便拿帕子拭泪:“我也知道自己年老讨人嫌,当初没为你选一门好女婿,嫁了个武将,在东南驻守几十年,如今也没资格让你做些什么。可你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鸿哥儿与滨哥儿想想啊。他们一个在安北打仗,一个在东南驻守,若是自己的妹妹在宫里,能得了皇帝的宠爱,也能为两个哥哥说上话。你也不是不知道枕头风的厉害,但凡琪姐儿能为两个哥哥说上一句好话,鸿哥儿与滨哥儿说不定就能从边疆回来,做个文官可不比武将要安生许多吗?你大半生担惊受怕,女婿是卸甲归田了,难道还要到老都为儿子担足了心事?”
果然内宅深浮大半生的女人很擅长软刀子,开口就捅到了周夫人的软肋,倒让她摇摆不定,犹豫不决。
东南沿海自上次肃清以张九山为首的倭寇之后,便海河晏清,周滨驻守沿海也还算安定,但安北局势惊险万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