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赤手擘开无字印(一)(2 / 4)
余要物。
崔氏其人,眉高眼低,志大才疏,但她能在朝堂立足,自也有她的几分本事。而她能在工部任职,靠的就是她那些改进军武的法子。
但徐三对此,一直心存疑虑。她怀疑崔金钗手中,一定藏有什么“秘密武/器”,毕竟这女人当初献上的治国要策,实在太过笼统,泛泛而谈,其中有些言语更是尤为古怪。徐三总觉得这要策,有点儿像是教科书,通篇盖棺论定之语,缺乏细节与论据。
虽说如今崔金钗跑了,而她所藏着的秘密,要么是随她而去,要么是被她毁了。但徐三仍是心存侥幸,她隐隐有种预感,这崔府之中,一定有她想要得到的答案。
她趁着旁人抄家,无暇顾及,独自一人,将崔府内外走遍,只可惜除了感慨崔府之奢靡外,对于崔金钗的秘密,仍是一无所获。
几个时辰过后,已是钟鸣漏尽,深更半夜,徐三负手而行,缓缓走至正厅,只见崔府家仆,仍在院中跪着,或是冻得抖抖瑟瑟,或是不管不顾,在院中躺着睡去。徐三见状,稍有不忍,便让这些仆侍各回院中歇下,诸人闻令,感激涕零,连连跪拜谢恩。
其中有个少女,已是十分困乏,又只着薄衫,在寒风中跪了一夜,双手皆被冻伤,满是红疮。先前旁人有心疼的,欲要脱下自己衣裳,给她取暖,却反被禁军呵斥,抽刀恐吓。偏这少女还是个绣娘,全要靠这一双手谋生,此时见手受伤,几乎哭得喘不上气来。
徐三见了,心上一叹。她抬眼一看,只见不远处的堂中,摆着炭盆、手炉等,似是底下人特地为了宋祁准备的。徐三见了,连忙唤来绣娘,让她去里头暖和暖和,又令人取来膏药,亲自为她涂抹。
那绣娘受宠若惊,起初很是提防,待到身子渐渐暖和之后,对徐三也亲近了些,壮着胆子与这位朝中高官交谈起来。徐三累了一整日,但也不曾敷衍,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她闲谈。
哪知小半个时辰过后,那绣娘见四下无人,忽地凑近徐三,小声说道:“三娘子,你是个好人。奴要报你的恩,哪怕叛主,奴也不顾了。”
徐三倚于椅上,挑眉睨她,并不指望这小绣娘能说出甚么大事,只笑道:“你要如何叛主?给我绣衣裳不成?”
小绣娘操着口音,急道:“三娘子,奴不跟你玩笑。你也晓得,崔官人在京中有几处别院,每个小院子,都养了几个小郎君,都年岁不大,白白嫩嫩。奴不是给崔官人绣衣裳的,她不喜欢好看衣裳,嫌这不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