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赤手擘开无字印(三)(2 / 4)
不回,转身而去。
宋祁睁开眼来,静静听着那女人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终至不闻。他满眼是恨,暗暗打定了主意——狸奴这事,他绝不会出手相助!他要眼睁睁地看着那薛小郎,沦入娼门,成败柳残花,日日卖俏求欢。唯有这般,他心里头才能出口恶气。
而宋祁却也不知,他一心以为京中流言,乃是薛鸾暗中派人散播,如何能料到这幕后之人,实乃与徐三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废君宋裕。而徐三知其所为,却并不劝阻,更不为宋祁出谋划策,大有云端里看厮杀之势。
至于周文棠离开京都,为皇陵选址,徐三对此更是一清二楚。因曹姑先前说过正月之语,徐三总是安不下心,便让周文棠找个由头,随她一同回乡,一路上也好互为照应。恰好官家自觉时日无多,已成风前残烛,便让周文棠动身离京,勘择风水,选定陵址。
徐宋二人,背道而驰,如有弱水之隔,早已是心思各异,貌合神离。
而徐三这日回了府中,推门一看,便见已经回京的梅岭,与魏二一同坐于堂中。这二人接管唐小郎的铺子,已经有些时日,先前唐小郎在时,徐三对于账本从不操心,然而如今换了掌柜,她便不得不分心于此了。今日梅岭与魏二过来,就是特地为她汇报。
徐三坐于中央,手捧茶盏,听了一会儿,不由暗叹道:唐玉藻实乃经商之才,便连走南闯北、做了多年买卖的魏二都比之不过,更何况魏二虽占股份,可这铺子到底还是在徐三手中攥着,魏二替人作嫁,自然不似唐玉藻上心。
至于梅岭,更是初入商海,还需历练。徐三让她回来,不过是要分魏二的权罢了,对她并无太多指望。
听过之后,徐三稍稍指点几句,倒也并未多言。梅岭瞧她面色,似是有些困倦,便与魏二辞去,回了各自商铺。这二人走了之后,徐玑裹着藕合色的绫袄儿,笑着入内,对着徐三说道:
“三娘,那叫裴秀的小儿,已按着你的吩咐,由底下人送入京中,今日刚搬进后院。我偷摸着瞧了两眼,是个性子乖巧的,年纪不大,话却不多,眉眼也很清秀,只是鼻子极高,头发有点儿棕黄,一看就不是咱们汉人。”
徐三派人盯了裴秀数月,方才将他接入京中,裴秀的诸多状况,她早已了如指掌。这孩子不到十岁,自幼家境贫寒,或是因家贫之故,养成了沉静乖巧的性子,能吃苦,适应性强,远比同龄孩童显得早熟。
这样的人,往往心防也重,为人也十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