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2 / 2)
君晟在后面撑着呢,真种坏了也不会饿死一家人,大不了欠点债两年也还清了。
君晟不知道陈家人心里怎么想的,就换了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法,说来年就算他们给他打工了,种出来的玉米全归他这个地主,粮税也由他上,他按往年的收成的基础上加两成给米面,再付十两银子的工钱。
十两银子在他眼里简直少的不能再少了,可陈老太太一听还是不干,说粮食都多给了,哪能还给钱,君晟说陈家一共出了五个壮劳力,一人才分二两,他这不像种别的种了还有个农闲的时候,还得防着人偷,防着牲口当野草糟蹋,搞不好晚上都得有人守着,府城里给人做衣服的裁缝一个月都能拿好几两银子,凭什么他们做这么多不能拿钱!不拿钱也成,那就等着他种出来的东西卖了两家对半分!
陈老婆子不太会算账,就拿去年来说,全家要纳税的一共是三个户籍十口人,一年就是一两九钱银子,地里粮食收了,虽然不用纳粮税,可却要给吴地主五成,剩下的卖一些交了丁口税,也就够个全家嚼用,要用钱的时候用的还是老爷子存下的老本。
陈老太太没少因为这个哭,毕竟陈老爷子在的时候虽然还多一个户籍多纳两个人的税,可他每年都能攒个一两半两的,给三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要不是老爷子看病花了一半家底,现在好歹也能买两亩地了。
陈老太太一听君晟拿了粮税给了他们米面,还要把收成分一半,简直亏的饭都快吃不上了,咬咬牙选了拿银子,君晟心里犯愁了,刚才他提出来的时候才觉得,分一半玉米给他们这主意更好,后悔银子说少了也晚了,哪知道陈老婆子还跟他讨价还价,说一人给一两,有五两就行了,她觉得五两就挺多了,交了丁口税,还剩三两多呢,君晟一听跳起来了,就要涨价给二十两,老太太才不敢再说银子的事了。
把来年的规划做完了,中秋也过完了,君晟就开始安心读书了,他想一次把县试府试都过了,县试和府试每年都有,院试三年才一次,要等到后年,君晟才没去借院试的卷宗,免得让人说他不知天高地厚,明年通过了府试再借也合情合理点,他不想太扎眼,虽说不遭人妒是庸才,可他章想平平淡淡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虽然不当庸才,也不想当那个招人妒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