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6 / 9)
一声,返身往御书房去了。
殿试的考卷历经三天被考官们都评判了一番,然后选出了十份最好的呈到了鸿德皇帝的面前,皇帝翻看了一下就先挑出了君晟的卷子,一字一句的仔细看了起来,看了三遍才意犹未尽的放在手边,满怀欣慰儿子就算流落民间也成长的如此优秀,再看其他卷子的时候心情就好了许多,最后选来选去,怎么都觉得自己的儿子是最好的,他怀疑自己是在偏袒,就将考官们又都叫了来。
殿试的考官们对这次的名次也是各持己见,本来会试的时候,就有两人与君晟并驾齐驱,君晟章是占了卷面工整的便宜才脱颖而出,这次大家都休息了好几天,考官们就为难了起来,幸好这个名次决定权在皇帝手里,他们就毫无压力的点评了一番,皇帝被他们争论的头疼,想着儿子还如此年轻,就让他中了状元,说不定会被太后一党惦记,可让他落选又十分不甘,最后决定让他做第三名,探花郎这名头十分好听,儿子长的那般乖巧俊秀,探花正好配他。
有了决定的鸿德皇帝,就把呼声最高的另外二人按年龄排了第一第二,这名次决定了,皇帝就挥退了还在争论的考官们,拿着君晟的卷子去了皇后的坤雅殿,也没多说什么,章说今科贤才云集,让皇后也看看今科最年轻考生的答卷,品评一番。
庞皇后自小就熟读诗书,素有才女之名,与鸿德皇帝青梅竹马感情甚笃,毫不避讳后宫不得干政的惯例,拿起来就与鸿德皇帝一句一句点评了起来,两人一直聊到用过晚膳歇下了才作罢,庞皇后枕在皇帝手臂上听皇帝说那考生今年才二十六岁,怕他骄傲章给了他一个第三名,其实觉得他有状元之才,见皇帝因为惜才如此煞费苦心,调了人家名次还如此不忍愧疚,就安抚开解了皇帝一番,两人才歇下了不提。
第二日早朝结束,官员们并没有散朝,因为今天还要开金榜,十份呈到皇帝面前考卷的考生早就在偏殿等候了,等到差不多快散朝的时候再被太监领到勤政殿外,公布名次的时候随太监唱名进入大殿领旨谢恩,正是所谓的金榜高中,金銮殿唱名。
君晟过了年已经二十六岁了,与其他几位三四十岁的考生站到一起本来不该突兀,可谁让他长的太面嫩呢,猛一看还以为是谁把儿子带来了呢,君晟被其他九人左一眼右一眼看的几乎要炸毛,就在他快要忍受不下去的时候,早朝终于结束了,太监领着他们十人来到了正殿门外。
第一个唱名入殿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留着一把美髯,颇有魏晋名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