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里的真相(4 / 7)
,所以邹阳就向梁王进言--此人与您的后妃瓜田李下,或许有些不清楚。
梁王也生了疑心,于是召来司马相如问:你贪恋美色么?
司马相如于是回道;我不贪恋。
梁王问:何如孔子墨子?
相如回:圣人们是听闻美色就敬而远之,而我则是身处其中仍不动心。
然后,就举例了,这一篇《美人赋》其实是仿了宋玉的《好色赋》,逻辑如出一辙。
都是被人怀疑行为不端,而他们反驳的依据就是--曾经有一个绝世无双的美女倾慕于我,我都没动心(言下之意是,现在这些庸脂俗粉哪里入得了眼?)
其实,我是觉得这个逻辑从根本上就有问题(照这么说,那全天下的美男子都是目下无尘、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不成?)
而且,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中用词之类,有些部分在当时的简直称得上“艳亵”,此人的风流放涎是无疑了。
【《凤求凰》】
《史记》中只载司马相如奏琴两曲,并未写到曲名,现在广传于世的《凤求凰》是出自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
《史记索隐》载,司马相如所配曲辞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又曰:“凤兮凤兮从皇栖,得托子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必和谐,中夜相徒别有谁?”
【《白头吟》】
《史记》中并未提到司马相如纳妾,这个故事是出自野史《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卷三:“相如(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现今相传的几个《白头吟》版本,应该都不是卓文君所作。
1、《皑如山上雪》。
这是出自《玉台新咏》中的古乐府的“相和歌”,并未提到卓文君。
2、《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曦,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这是出自《宋书·乐志》,同样未提到卓文君。
3、《怨郎诗》(一别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