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竹海家主(一)(3 / 4)
:“太傅公子似乎确实在竹海门下。”
“是。”
常平平不禁惊道:“您的公子是叫盛子秋?”
盛太傅笑道:“正是。劳烦家主阁下记得。”
常平平原本想要摆手,但想到她此刻的身份,不由得心下一紧,然后朝着盛太傅还礼道:“盛子秋聪慧过人,一点即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比起家主的治国之道,实在是有些登不得堂面。”
常平平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又要有人考她的治国之道了。
拜托,她现在其实都紧张的脑水不不够用了,能不能就不要考她了。
盛太傅是站在轩辕默这边的,但不代表轩辕默什么都和他说。所以盛太傅自然就当做穆惋惜是站在穆戈那边的,也就是三王那边。
这难得的机会,又怎么能不为难一下呢?最主要的,还是众人都好奇这位以‘正’治国的竹海家主,是不是有点本事。
常平平既然来了,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孙贤将朝堂上所有可能遇到的人都给常平平复习过,就连这个盛太傅也提到了。而盛太傅的公子盛子秋,本身就是在竹海门下。要他说几句好话,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盛太傅此时站出来,说是为难,但其实也是为了帮常平平拾起竹海家主的声望。因为竹海家主和穆惋惜这身份悬殊得太大了些。
常平平退后一步,朝着盛太傅起手微微躬身,道:“都是仓股前辈点灯,晚辈只是顺承其意罢了。”
盛太傅点头,道:“不错不错,但是老夫却对于‘无为’治国,有些不是苟同,还请家主赐教。”
常平平不禁头痛,这尼玛,当初要是学的是政治多好,要是学了政治,保证他们哑口无言。关键是,她只是一个门外汉啊,不对,门外汉都说不上,她只是会背两句道德经而已。
常平平暗暗叹了口气,然后鼓起勇气说道:“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仓股前辈以前对我说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我想,仓股前辈的意思可能是想要贯彻一种抛弃贤圣权威及权威成见,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道德律则,人民将恢复他们的孝慈本性;抛弃技巧与厚利的助纣与诱引,盗贼将自动消失的思想,但是仓股前辈也说过,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这三项措施作为治标之举,还不足以治本,所以,应把它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