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4)
隔了两日, 颜溪收到了一份喜糖。
喜糖是女知青胡礼芳送来的。胡礼芳是最早一批下乡的知青,到上杨生产队已经快有四五年了,前不久经由生产队女队长郑月娥做媒,嫁给了她娘家的侄子郑大保。
郑大保是林坪生产队的人,林坪生产队距离上杨生产队有七八里路远。这个年代的人结婚都很简单,并不像后世有那么多仪式,只要男女双方同意了,再请大家吃点糖意思一下,这喜事便算成了。要是条件还不错的人家,还可能会请个一两桌人吃吃酒。
胡礼芳嫁过去已经有好几天, 当天得了一点空闲才特意回到上杨生产队来给相熟的知青们补发喜糖。
大家都纷纷向她道喜,几个女知青更是围着她好奇的追问她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过得好不好。
颜溪难得跟在旁边凑热闹,那位郑大保同志她之前也见过一回,模样长得不是很出众,但据说为人忠厚老实, 人也很勤劳能干,算得上是个品性不错的人。
听说胡礼芳婚后过得还很不错, 一些知青心里便也开始萌生了一些别的想法。
如果在最初刚下乡的时候问他们愿不愿意在生产队娶妻生子结婚嫁人, 他们肯定会说不愿意。但是现在随着现实的问题越来越多, 他们之前的那点坚持也都逐渐开始松动了。
尤其是几个女知青,眼看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又始终看不到回城的希望,再这样继续下去也是蹉跎年华, 倒不如也在生产队找个合适的对象嫁了得了。
像胡礼芳就是这样的想法。
颜溪好几次都听到那些个女知青在私下议论说,可惜杨队长和副队长家的几个儿子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要不然她们还能有更好一点的选择。
这不管是在什么年代,找结婚对象,最先考虑的还是“条件”问题!
“嫁什么人啊,我才不要那么早就嫁人呢,像我们现在这样子多好,每天自由自在的,还不会有那么多烦人的事情。”这话是果果对颜溪说的。
她们中午刚收完工,在回去的路上听到身后几个女知青正在聊谁跟谁处对象的事情。
说来这个年代的年轻男女处对象,一般都是直接奔着结婚去的,而且这里的人结婚都很早,在生产队,像颜溪和果果这个年纪的女人很多都已经嫁人生子了。
果果不想急着嫁人,颜溪当然更不着急。她上辈子母胎单身了二十三年,这一世又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