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3 / 4)
我要深的多!”
玉龙并不接话,微低了头,闭着眼睛,长长地睫毛垂着,有些微颤,朱棣忧虑地看着他,知道他又在忍痛。
吁了一口气,玉龙抬眼看着朱棣,有些歉然:“对不起,四哥,我走神了。”
朱棣愣了一下:“走神?我以为你是痛得厉害……”
“没有。”玉龙微笑着否认,但微蹙地眉尖却让朱棣心痛,他叹息道:“仪华怪我狠心利用你,我还不肯承认,现在想想,她说的没错,我一直是想利用你的聪明才智的,也确实忽略了你的身体,龙儿,整顿吏治的事儿,你就别费心了,我自己处理。”
玉龙沉吟一下,轻描淡写地道:“我虽然说不会过问政事,但身为兄弟,你真有难处,我总还是会尽力帮你的,毕竟我希望你做个好皇帝,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整顿吏治原是件好事,就算我身体不争气,也是可以帮忙的。”
朱棣心头一热,玉龙能说出这番话,他已经很安慰了,他两手用力握住玉龙肩膀,激动地道:“龙儿,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动作,朝中很多允文的旧部表面归顺,但心里是不服的,我担心他们心存芥蒂,不能跟我齐心协力,这样不利于朝政。”
“不错。”玉龙表示赞同:“君臣不睦,自然不利于国家和百姓。但这事儿不能急,不能狠,否则更容易生变,四哥,你先把这事放一放,别急着整顿,上朝之时先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更能找到症结所在。当务之急,应该是各地的地方官员的政绩考察,皇上登基时日尚浅,地方官认为皇上还顾不上他们,贪官污吏必然会趁机大肆敛财,鱼肉百姓,这时才更容易暴露出真面目,而这事直接影响到朝庭的形象,这才是关乎根本的大事。”
朱棣频频点头:“我倒真忽略了这个,只怕朝中有人反对,倒忘了百姓才是根本,龙儿,你说的很对,我马上派人下去体察民情。”
玉龙虽是不急不慢地说话,中气却仍有些不足,他稍稍调整一下呼吸,道:“这事我觉得道衍师父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为人足智多谋,目光犀利,明察秋毫,行事低调不事张扬,何况他是和尚身份,更方便和百姓打成一片,确保最接近真相。”
“嗯,不错,道衍一直想要辞官回归民间,我一直不允,这事想必他也乐意为之,龙儿,你的主意太好了。”
玉龙定定地看着兴奋的朱棣,言辞恳切地道:“四哥,政事固然要紧,仪姐姐那里你也要常去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