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结局(8 / 12)
品德高尚,修养很深的人虽然没有赫赫之名声,也无突然而得的美名:这就像一年四季的更替,是逐渐有序地完成一年的运转,让人们不知不觉。因此,一个人诚实而具美质,就像桃李,虽不说话,但由于它的花果美好,自然会吸引人们慕名前来。
他说的“不忮不求”是为官修身的重要内容。
儒家浩瀚的经典中,其实千言万语透露出的就是四个字:“不忮不求”
所谓忮:就是嫉贤害能,妒功急宠.所以说“怠惰的人自己不能修养,忌妒人的人又怕别人有修养”的人就属于这一类。
所谓求:就是贪利贪名,怀士怀惠。所以说“没得到的时候想着得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掉”的人就属于这一类。
“忮”不常常表现出来,每逢发生显露都是在那些名声事业相等,权势地位相当的人之中;“求”也是不常表现出来的,每逢发生显露都在事物相互承接,升迁相互妒嫉的时候,要想造福,先要去掉忮心,所以说人能够完全没有害人的心,那么仁就用不完了。要想树立品德,先要去掉求心,所以说人能完全没有偷窃的心,那么义就用不完了。不去掉忮,满怀都是荆棘;不去掉求,满腔天天都是卑污,每天都在功利场里,能够不忮不求的人,真可以说是大彻大悟了。
一年时间,龙朝辉的《儒道朝释》、《孔子五篇注》、《资政殿讲经集》、《冠文王集》。被顺朝上下人士捧读,里面的很多体会值得人们去思索去遵循。凭着他的浩然正气的品格,一心为了天下百姓谋求福利的治学目的。大顺朝不管是学说上还是经济上都创造了空前的社会氛围上。
天下大圣莫非孔子。天下亚圣莫非老子。龙朝辉的学说受到天下各个阶层的追捧以至洛阳纸贵,被大顺朝老百姓尊称为季圣。
他实现了自己的修身心愿,也达到了内圣外王境界。
这一切看似来的水到渠成,但谁又知道他曾经在山洞里刻苦攻读文章。数十万册经典被他看过才有了往后的成绩。
谁又知道他在荒芜的黔南地区主政一年,体会到那里人民水深火热。
谁又知道他在朝廷中一步步推行改革是多么艰难,若不是他的“用铁腕手段,显菩萨心肠”的执政理念,想成就今天伟业恐怕也不大可能。
他的内圣外王境界成就了他浩然正气。
他的学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将会被未来几个时代延续传递。
一个季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