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密议(1 / 4)
顾昀性子清冷,在京中几乎没有什么深交的朋友。明殊年少,是以顾昀身边亲卫出身,一向与京中诸权贵没有往来。以往倒是他疏忽了,见他们时时在一起,以为还是因着顾明二人原是主仆的关系。现在看来,的确没那么简单。
“若是真的,倒也不是坏事。”宜王沉吟道,“顾昀就先别说,那明殊武技超群,神勇过人,年纪小,正是心性未定,可以好好培养之时。安阳姑姑拿顾昀当眼珠子看,若她知晓此事,断不能善罢甘休。不过顾昀此人冷如冰,烈如火,是个软硬不吃的东西。他们若杠起来,最后吃苦受罪的只能是宣威将军。”
贵妃听了儿子说这两句,顾时明白过来:“那时咱们出手相助,护下了宣威将军,还怕他不对咱们死心塌地?”
“倒也没那么好用。”宜王笑起来,“不过投桃报李总会知道的。且护了宣威将军,庆平侯也要念着咱们的情,就算不能忠于咱们,也不会帮着旁人来对付咱们了。”
“可是安阳长公主那性子,万一她恨上了咱们可怎么办?”
“一介女流,还是个寡妇,靠的也不过是太后和父皇的怜惜。母妃您怕她什么呢?”宜王悠然道,“且顾昀不过是她的嗣子,用以承嗣顾驸马那一脉。只要让庆平侯生几个儿子,姑母的愿望达成,谁还会管一个嗣子倒底是喜欢男人还是女人?”
贵妃抚掌大笑,夸赞道:“还是我儿聪慧,一点既透,咱们到时候精心挑几个好姑娘,让庆平侯留下子嗣,劝长公主不做计较,那时,长公主得念咱们的情,庆平侯和宣威将军要记着咱们的恩,未来的庆平侯世子也能被咱们牢牢地握在手中。一石四鸟,大善。”
“不过此事,还是最好由庆平侯或宣威将军来向咱们求助了,咱们再出手方好。”
“嗯?可是,这怎么可能?”这种事当事人瞒着都来不及,特别是庆平侯这样的新贵,简在帝心,更要注意,免得被御史上弹章,让大家面上都过不去。
宜王微微一笑:“此事儿子来办就好,母妃且放宽心吧。”
贵妃心里有了底,便与难得进宫一回的儿子说了些家常。宜王年岁渐长,早几年就该就藩了,可这事不止宜王不提,皇帝也像忘了一样,御史台几个御史前几年还上过几回本,不过都是不了了之。
这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不过贵妃还是心中有疑虑,生怕哪天皇帝听了别人话,一道旨意就把她的独子送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