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螳螂捕蝉(2 / 5)
是纯度很高的军用火药,威力惊人。几库房火药若都炸开,东西两坊少不得化成一片火海。而引线埋向朱雀门,这么几大堆火药显而易见就是为楼上的皇室诸人准备的了。
太平盛世十几年,皇帝稳坐京城,从没想到敌人能有这么大胆子,敢在虎口拔牙,龙首撩须。
太猖狂了!实在太猖狂了!
若非有人行刺昭王,引得昭王派兵将长街封锁一家家清扫过来,谁会想到普普通通一间杂货铺里竟然存着能掀翻半个京城的火药?
这些火药到底是怎么绕过京中重重守卫,又是怎么能从将作监库房里瞒天过海偷弄出来,运入京中,放到他眼皮子底下的?皇帝只觉得心头发冷,手脚冰凉。他很清楚,能做到这样的事必非常人,就算他再怎么斥责五城兵马司和京兆尹也没用。
能调动兵部库存,能疏通京中守卫,能瞒过那么多双眼睛,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朝廷小吏或是个低层官员所能做到的事。
皇帝眸光更冷,这么多火药,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积蓄至此。将作监这种火药产量不多,要不引人注目的攒出这么老些,最起码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也是他们时运不济,偏偏因为昭王遇刺而被揭开了隐藏已久的秘密。
昭王遇刺无论成与不成,这条街上都不可能再保有秘密。看来京中有两股暗流,各行其事,各有其谋,才会因一方的行动而暴露了另一方。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卧!
不管是谁,他都绝不能容!
上元节当夜的灯会还是照常开,但街上的游人比前夜少了许多。或许是因前夜封街查人的动静太大,整个京城都飞满流言,不少人言之凿凿地描述起禁军与鞑子奸细混战的详情,跌宕激烈,好似他在旁亲眼观战了一样。有怕事的不敢出门,自然有不怕事的人想着,该抓的都抓走了,一年才一回的上元灯会,怎么着也不可错过,所以依旧呼朋唤友走上街头。
只是女眷和孩子都不许出来,还是怕万一有什么意外,后悔不及。
百姓自由,乐意来便来,不乐意来便不来,可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却是不想来也必须要到的。
旁的不说,尽管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帝后并没有取消今夜登朱雀门与民同乐的计划。做为忠心的臣子,没有上头主子到场,自己却怯战不敢露面的道理。所以尽管不少官员心里怕得要死,还是安排好家眷,多带了家丁,战战兢兢地一早就在朱雀门城楼下候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