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雷霆(1 / 5)
上元节一过,朝中的气氛就变得相当紧张。
京兆府尹被罚俸一年,五城兵马司的陆驸马直接被撸了乌纱,回府闭门思过。涉事各衙门都有许多人或下狱或被贬,甚至六部中兵部、礼部、吏部、工部都受了牵连,兵部尚书以年纪老迈为由上表乞骸骨,左侍郎下狱,部员主事不少被抄了家。
一时间,京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虽然上头口风很紧,但因为被牵连的部门和人员太多,总会有那么一丝风声露出来。京中私运私储火药,当街刺杀亲王公主,不论哪一条拉出来都是足以诛九族的大罪。
可是查得再紧,也比不得对手动作够快。底下的人如韭菜般被割了一茬又一茬,可只要根须还在,总会长出新的来。
以至最后连昭王也劝皇帝,该收手的时候就得收手。因为到后来,已经是被审之人开始胡乱攀咬,局面不可控了。
皇帝不是昏君,内有贤后,外有亲儿劝谏,便是再心有不甘,也知道此事最好就此结束。
虽然线索都断了,证据也没有,但究竟是谁在里头捣鬼,他还是能猜出七八分来的。
这就好像课堂考试时,总有那几个平素不肯用功,临考夹带小抄的人,自以为动作隐蔽,抄得无痕无息,却不知道端坐上面的先生早将下头的动作看得清清楚楚。
只是抓几个作弊的学生不是难事,可要找到泄露考题,又捉刀带笔的人,没有证据,却是不好动手的。
皇后劝皇帝,“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蒋氏在朝中经营数代,根基深厚,这几年陛下连连动作,能动的也只是细枝末节。趁着这机会,能将他的势力折损近半,已是极大成就。万事以国朝为重,越是此时,却越要稳妥才是。”
皇帝哪里不知,只是胸中一口恶气,终是意难平。当年他能顺利得到太子位,承继大统,蒋家的确是出了大力,但这么多年下来,应有的荣华富贵,他自问没有少给蒋家,却偏偏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个胆子肥了敢包天。
自立了齐王为东宫,蒋氏一门看着低调安稳,私底下却互相勾连,蠢~蠢~欲~动。只是皇帝的行动也已向满朝文武表了态,东宫之位,立嫡非长,齐王既是嫡,又是长,这个位子他坐得稳稳当当。
便是太子有不测,其下还有昭王,还有太子的嫡子,排一排,除非这些人全都出了事,否则这宝座轮不到宜王来坐。
对于宇文峻这个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