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反意(2 / 5)
他们一比,别的禁军就像一根根离了筷子便立不起来的面条,看都不能看了。
只可恨,宜王偏偏在半个月之前提前动身前往南诏了。这让他想借一借宜王的名义起事都没办法。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在京中起事明显是不成的,他们手上一没正当的旗帜,二没强悍的武力,只要一露头,全家都只能引颈待戮的份儿。
而现在,只有搅浑了这一池水,将皇帝的精力引到别处去,才能给蒋家挣出一线生机,留下喘息的余地。
朝中暗潮涌动,远在云州的明殊不会有多少体会。粮草军械的问题有昭王亲自盯着,倒也出不了多少差错。苍岚山下已聚集部众十数万,山下的牧场都快被牧民们带来的牲畜啃秃了。天渐渐热了起来,两边都按兵不动,时间久了,不安情绪在两边漫延开。
便在此时,北戎方来了一队使者,代表北戎新汗也速失里向盛朝求和。
闻怀瑾见了使臣后不敢擅专,一方面呈报朝堂,另一方面将信传到云州。宇文泰与顾昀商议之后,决定带着明殊和叶榛亲自去青州一趟,面见北戎的使臣。
青云两州如今算是昭王封地,北戎来使,昭王出面自然是名正言顺。
闻怀瑾一向行~事谨慎,自使臣进入青州,他便将这一队人都圈在驿馆之中严禁出入,也不许他们接触青州军民,竟就直接软禁了起来。等到昭王驾临,闻怀瑾亲自出城相迎,先将来使的情况做了个说明,才将人放出来,引到了昭王面前。
北戎的使臣是个团脸的中年人,倒没有一般北戎贵族那样桀骜狷狂的野性,一双眯缝眼,未语人先笑,看起来更像个和气生财的商户老板。
只是他的表情再讨喜,态度再和气,语气再委婉,也盖不住也速失里国书上提出的要求的极端不合理。要求将苍岚山以南二百里方圆划归北戎为牧场,这一划,青州城直接被圈了进去。
还要与大盛和亲,要皇帝下嫁嫡出公主给他这个妻妾成群,儿女成林的男人当阏氏,真是好大一张脸。
皇帝的嫡出公主只有福柔一个,别说是同胞亲妹妹,就算是宗室里的姓宇文的女孩子,他也舍不得送到草原上跟这匹凶狼茹毛饮血。
没有把国书直接砸到来使的脸上,并扇他两个大耳括子,已经是昭王殿下这几年修行出来的全部修养了。
那边使臣还在喋喋不休:“公主以后就是北戎的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