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误打误撞的应试(上)(3 / 4)
凌志闻听后笑着伸出手隔着几个人,抓住夏部长的说道:“原来您就是夏部长,我是来参加初试的凌志。”
“哦,原来是来参加初试的人,那就耐心在外面等等吧,一会我们会喊名字的!”夏部长态度有了些好转。
宇晴眼见凌志喊他也没别的事,于是连招呼也没和他打就再次回到座位上。凌志感觉自己这也是自讨没趣,只好回到走廊里,临时摆设的椅子上,挤了挤就坐了下来。
他知道这么多的人轮到自己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于是靠在椅子上渐渐的昏昏欲睡,毕竟这么多年来很少这么早起的。
“下面,谁能回答我的这个问题。武侠名作七大家是谁?”夏部长问道。
只见台下四位应试者被问的愣住了,心想这是什么考题。没想到凌志笑着抬起手说道:“我来回答,四大家是金庸、古龙、梁羽生、黄易、温瑞安、卧龙生、萧逸。”
他的回答让夏部长微微点点头,继续问道:“那谁又能回答下这几位作家的原名叫什么,还有著作的名字?”
再看下面依旧是摇头唉声抬气,而凌志很是潇洒的撩了撩头发低着头高举右臂。夏部长示意他继续回答,“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浙江海宁人,出身望族。查家几百年来名人辈出,领尽风骚,清朝皇帝康熙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1972年,金庸挂印封笔,金盆洗手。他的著作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夏部长听完后顿时来了精神,聚精会神的听起来。“古龙原名熊耀华,祖籍江西,1936年生于香港也有一说他是1937年生于大陆,1985年9月21日病逝于台湾。他的武侠小说不是侠林的“正格”,他的身世,也正像他的小说一样,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与艰辛。而他的葬礼上朋友们写的小李飞刀成绝响不见今时楚留香,也是对他经典著作的一个概括吧!人们说古龙是美酒和美人造就的古龙”凌志继续说道。
“小伙子还知道什么继续说!”夏部长有些激动的说道。“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而黄易的第一步讨论武侠与天道的《破碎虚空》还是很不错,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