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商业税(2 / 3)
位,可惜都无功而返,他腰缠万贯,却被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人瞧不起,可想而知商人对于地位有多渴望。
李耀桀也明白,古代人认为商人满身铜臭味,重利轻义,为了利益可以抛弃良心,因此把商人列入“贱民”之类,也阻止商人从政,就是怕商人为了利益不顾国家百姓。
想当初,李耀桀刚和第五瑶结婚的时候,长安城里多数人对他也是白眼和嘲讽,哪怕他是名声在外的才子。
李渊当时册封他为官之后,朝中大臣们都是极力反对,认为他是伤害了百姓和读书人的心,甚至劝李渊收回成命,哪怕这样会让李渊落个言而无信的坏名,也不愿起个坏头。
最能让后世人体会到这种地位差别的就是白居易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那句“老大嫁作商人妇”,一个卖艺的歌女,年老色衰了,嫁给了商人,还觉得自己是迫不得已的“下嫁”,很委屈。
不过李耀桀倒也觉得,让商人从政不是好事,但提高一下他们的地位也未尝不可。
“一般的商铺,作坊都会有账本的吧?”
“对……姐夫,这么多天了,你有去看过商号吗?”
“……没有。”第五文博送给他两间大商铺,但他没有参与过,都是让第五明帮忙管理。
李耀桀再度进宫,面见李渊,把他的想法告诉李渊。
“这样会涉及到千百年来的国之根基。”李渊摇着头说,“这样一来,老百姓都去经商了,谁来种地?”
“提高商人的赋税,同时降低农民的赋税。赋税少了,百姓担子轻松了,他们的收入也就高了。”
“那你说,商人的赋税应该如何收?”
“根据商家的纯利润,收取两……十二的所得税。”李耀桀内心妈卖批,这“成”字不能说真的烦,只好改口十分之二。
“两成?”李渊惊愕,这样也太狠了吧?
“如果是小商铺,可以少收一半。”
“你确定他们愿意交吗?”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地位,想必是愿意的。”
“什么地位?”
“允许他们的子弟当官,当然不能太高,也不能进入重要官署,具体陛下定夺。”
李渊摇了摇头,“这样一来,天下读书人都会心寒。”
“不会,读书人肯定不愿意做小官,另外,陛下可以规定,商人子弟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