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楚相爷巧护学生(2 / 4)
:“你错了,我来这世上做了三次投资,一是我家夫君,二是你,三是桓王,全都稳赚不赔。说起来还是桓王这桩回报最大。嗯,不对,应该是我家夫君,没他我怎么生得出春风?”
唉,敢情怎么算他都排在最后。
后来,在楚洄的多次暗示下,他也开始关注这位不被人看好的七皇子,才发现貌似懦弱的他其实也有着不小的野心。但这并不奇怪,身为皇子,能看破权势的能有几个?
慢慢的,一个又一个如同桓王一样有抱负却又不张扬的谋臣异士聚在了一起。再后来,被认为是朝中清流之首的郭淳出人意料地将长女嫁给桓王为妃,楚清秋才真正意识到七皇子不只是空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承乾三十八年先帝突然驾崩后,因为有了已经成为宰相的楚清秋的支持,桓王终于在各方势力的争夺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顺利登基,次年改元光武,至今三年,国泰民安,治国之术竟比先帝还强,也让天下人都明白他并非被架空的傀儡皇帝。
早先就为其谋事的臣子们无不自诩有先见之明、识人之术。在他们看来,虽是楚清秋在关键时刻的相助奠定了最后的胜局,但那只是他审时度势的结果,不能与他们相比。可有谁知道,早在十年前,就连圣上自己都还没有信心时,就有一个有些不正经的女子看到了他的未来。
事关身家性命,所以楚清秋并不是单凭楚洄莫名其妙的直觉就把宝压在赵瑾的身上,才没有着急站到他的阵营里,就像赵瑾也并非感念楚洄的救命之恩才与他亲近。即便现在想来,他还是搞不清楚洄的信心从何而来他不相信这仅仅是直觉。
再细细回想,楚洄虽然聪慧,但不论学识还是权谋都远不如他,实说不上什么巾帼英雄,只是时不时会流露出一些让人匪议所思或恍然大悟的念头来。
难道真如她自己所说,她是一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不世奇才?难道说她突然跑到濠州救了未来的天子并非是个巧合?难道说她收养非亲非故的自己只是为着一桩稳赚不赔的长线投资?
不,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就算这是真的,又有什么?如果没有她,他能不能活到金榜题名都是个疑问;如果没有她,他这一生又怎么可能染上那几点明快的颜色?
“唉,楚洄啊楚洄,人都说我楚清秋是妖孽,其实我说你才是妖孽。”
到了傍晚吃饭的时候,突然面圣所带来的困扰已经散去,先前压在心底的烦恼又冒了上来,沐春风显得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