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错意(2 / 3)
想夯实了这本亲事,他对温婉抱的期望很大,对陆锦熙不太满意,所以心中一直颇有纠结。柳氏其实是对温筱开出来的“正室夫人”的条件非常满意,但既然温向东的期望这么大,她便劝说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要操之过急。
温婉叹了口气,这确实是件麻烦的事情。不过幸好陆锦熙也是不乐见这门亲事的,估计他那边也在想退亲的法子。
第二天像往常一样去上学,国学没有固定的教苑,一般由先生指定教学地点。公孙寄不喜欢传统的书院式教学,他喜欢将课堂设在国学院的后花园里,有山有水,有花有鸟,谓之可以陶冶情操。公孙寄的弟子众多,但基本上都被他赶出去游学了,跟在身边的就只有温婉和温克恭两个人。
开课时间差不多到了,公孙寄的人还没有到。温婉二人也都习惯了这位先生淡薄的时间观念,只是在亭子里悠闲地铺纸磨墨做着课前准备。忽而有人“蹭蹭”地从亭子外进来,招呼也不打一个,便大剌剌地在温婉身旁坐下。
温婉本以为是有游学的师兄回来了,抬头一看,没想到却是苏政雅。昨日他打完招呼之后,便莫名其妙地,雄纠纠、气昂昂地走了,温婉都没有看到他的正脸,今天才看清楚。两年多不见,变化还是很大的。脸瘦了,棱角分明了起来。眉眼之间的稚气褪去不少,冷冽和凌厉之气却有加重,隐约有了几分大长公主的痕迹。
“苏政雅?”温婉有些奇怪他怎么会来这里,难道他也是师从公孙寄?
“嗬!温婉!”苏政雅其实远远地便看到温婉了,一直等着她率先出声打招呼,这会儿假装大吃了一惊。“你怎么在这里?”
苏政雅在边关的时候便听闻温婉拒绝了两位圣师,拜了公孙寄。公孙寄虽然也是名士,但论起学识和地位来,与两位圣师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当初是劣名在外,两位圣师都怕收了他会败坏自己的名声,不得已,大长公主才让他拜在公孙寄门下的。此中的道理,苏政雅想来想去,最终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肯定是因为公孙寄是自己的师傅,所以温婉才会坚持过来的。
这个发现令他高兴不已,当即又托人去打探了大通书局那边的状况。传回来的消息说,大通书局百废重兴,新任局主不仅大手笔拍下了文夫人的字帖,还与香江文会合作,大张旗鼓地铺货。让大通书局名躁一时,风头都盖过了现今的第一大书局朝华书局。
于是,苏政雅又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书局是他送给温婉的礼物,若是她对他无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